天才是繁衍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是一种天降的运气,开盲盒的体现。
命运大的转折也是都是靠运气和时机,不是后天努力能完全决定的。
看了一个帖子,说杨振宁的父亲,天分高,从小读私塾,后来考上赴美留学,先在斯坦福拿到本科,接着在芝加哥学数学,是中国第一个拿到美国数学博士的人。
「杨快一岁时父亲出国,等回来时他都快上小学了,当了好几年的独生子女,后来出生的四个弟弟妹妹基本都当猪养了,只有这个大的是精心栽培的。」
「1945年杨考取父亲当年的庚子赔款留学项目,3年后获得老父亲母校——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
「掐指一算,他刚坐上去美国的轮船国内就开始内战,而后没几年这个留美项目也关了,但凡早一点或晚一点他都走不了,可见天才之路的每一步都很关键。」
「在美第二年他遇到了后来的太太杜致礼,彼时她父亲杜聿明已经是战犯,母亲在台湾落魄到看大门。」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一位数学家,不仅提供了基因上的天赋,还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父亲曾对华罗庚说“儿子一定会超过你”,杨振宁作为长子被精心栽培,而弟弟妹妹被当猪养,家庭资源对天才分配都是不平等的。
留美项目是跳出当时战乱中国的一个明灯。1945年他考取庚子赔款留学项目,恰好在国内内战前离开,后来项目关闭,这真是千钧一发的机会。如果早或晚几年,历史可能改写。且其他人同样有机会,却未必能取得杨振宁的成就。
遇到杜致礼时,她家庭落魄,这反而消除了门第障碍。如果早几年相遇,杜聿明身居高位,将领高官。可能不会同意这门婚事,这又是时机的一个巧妙安排。
感觉他就像是气运之子,无论身在什么样混乱的时代环境,都能够巧妙避开外部的侵扰。选择最佳最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与伴侣。
这些巧合确实像天降的运气,但更重要的是,杨振宁本身具备了利用这些机会的能力。
后期,杨振宁谈过他教育孩子,说自己幼年父母教过自己一次鸡兔同笼就学会了,他在自己孩子六七岁的时候教了他们鸡兔同笼,但是第二次过一段时间再问孩子就不会了。连杨振宁这样站在人类智力金字塔尖的人,都无法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复制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