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一女子收了男友的15万元彩礼以及30万元转账后,与男友举行了订婚仪式,

史叔温情 2025-10-21 19:08:03

浙江温州,一女子收了男友的15万元彩礼以及30万元转账后,与男友举行了订婚仪式,且同居生活了3年多时间。谁知同居期间二人因感情不和分手,男友签下协议,约定只要求女子返还10万元彩礼,从此双方两清。可没想到,女子返还了10万元彩礼后,却被男友的母亲告上法院,要求追偿另外的30万元,还称这30万元是以结婚生育为条件的赠与,既然二人没结婚生孩子,那就应当返还。法院判了!   “钱还了,协议签了,为什么还要告我?”这句话,应该是小陈收到法院传票时,最想要问的。   2022年,小陈与男友的爱情修成正果,双方决定订婚。按照当地习俗,男友家给出了15万元彩礼。不久后,男友的母亲又向小陈转账30万元。随后,订婚、结婚的喜宴都办了,小两口也开始了同居生活。一切看起来都在沿着“结婚生子”的传统剧本顺利推进。   然而,三年多的同居时光里,爱情的滤镜逐渐破碎,柴米油盐的琐碎,性格上的本质差异,最终让两人选择了分手。值得一提的是,分手时,男友是理智的,或者说,是愿意承担后果的。他与小陈白纸黑字签下协议,核心意思很简单:小陈返还10万元彩礼,从此双方“两清”,江湖不再见。   小陈照做了,想要解脱的她,支付了这10万元,以为这段关系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不怎么完美。   就在小陈以为这件事已经翻篇之时,她却等来了一张法院的传票,曾经的“准婆婆”要求:那30万,必须还!因为这钱是以“结婚生育”为前提的赠与,如今婚没结,孩子没生,这笔“投资”自然失败了,理应撤回。   站在一位母亲的角度,这番逻辑似乎不无道理。她付出的,不仅是钱,更是对儿子未来家庭幸福的期盼。期盼落空,寻求经济上的“补偿”或“止损”,成了她本能的选择。然而,她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她的儿子,已经代表他们这个家庭,与小陈达成了“了结一切”的协议。   更何况,她的儿子作为当时与小陈共同生活的当事人,完全有权代表自己处理与女友之间的经济纠纷。他自愿签署协议,同意以10万元了结全部争端,这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协议当然合法有效。不能因为一方亲属事后反悔,就轻易推翻已经达成的和解。   因此,法院最终驳回了男方母亲的诉讼请求,小陈无需再归还那30万元。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处理复杂的情感财产纠纷时,白纸黑字的协议是其中的关键。如果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可以因任何一方的后悔或第三方的不满而被轻易推翻,那么社会的基本信任将无从谈起。前男友签下协议的那一刻,就应当预见到其后果,并受其约束。   而且,三年的同居生活,不是一句“未登记结婚”就能完全抹杀的。彩礼、赠与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被消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法律必须考量钱财的实际去向与用途,这并非鼓励同居,而是实事求是地处理同居引发的财产问题。   最后,只能说,面对婚姻和恋爱,大家都应该更理性、更负责地去开始、经营,甚至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毕竟,好聚好散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信源: 环球网2025-10-17 ——浙江女子与未婚夫同居3年,分手后返还10万彩礼,却被准婆婆追讨30万!法院判了   文│一阳 编辑│史叔

0 阅读:1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