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的时候,俄罗斯是伙伴;普京走之后,俄罗斯可能是对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义气先义 2025-10-21 17:12:38

普京在的时候,俄罗斯是伙伴;普京走之后,俄罗斯可能是对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俄关系不能只看当下,更要防未来。一旦亲美派上台,今天送往中国的天然气,明天就可能改道欧洲! 中俄关系走到今天这步,说实话,靠的是实打实的利益捆绑,尤其是能源这块儿。俄罗斯那边,西方制裁一轮接一轮,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开始,到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欧洲市场基本关门大吉。中国这边呢,正好需要稳定能源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就成了首选。2024年,双边贸易额冲到2400亿美元,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1.08亿吨,占总进口的19.6%,天然气管道输送量也稳稳上升。 这不是什么空谈,是真金白银的交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合作紧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从2019年底投产,每天泵送几十亿立方米天然气,穿越3000多公里冻土带,直达中国东北。 今年9月,两国又签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备忘录,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还打算走蒙古路线,这项目总投资上千亿美元,建成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能翻倍。 蒙古总理都说这是千年工程,够宏大的。 但话说回来,这合作背后有个大前提,就是普京还在台上。他从1999年底接班叶利钦,执掌俄罗斯25年,把国家从90年代的乱局拉回轨道。叶利钦时代,寡头横行,那些能源巨头通过“贷款换股权”低价拿下国有资产,操控经济和媒体,亲美派声音最大。 普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他们。2003年,尤科斯石油公司老总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抓,资产被拍卖,这震慑了整个寡头圈子。从那以后,寡头们要么低头,要么出走国外,但影响力大打折扣。 普京推动中央集权,能源出口转向东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从2001年条约开始稳固下来。 没有他,这套转向东方的路子走不这么顺。 现在普京73岁了,2025年健康状况虽没公开大问题,但国际媒体总爱炒作他的长寿话题。俄罗斯宪法改了,允许他连任到2030年,可万一突发变故呢?继任者问题悬而未决,国内三大派系——安全派、经济派、行政派——各有算盘。 那些亲美派可不是好对付的。90年代,他们靠拢美国,盼着解除制裁,重回欧洲市场。叶利钦亲美到骨子里,选普京接班时,本意是找个能稳住局面的,但普京后来反转了。 现在,西方制裁冻结了寡头海外资产,瑞士账户、伦敦房产全锁死,他们急眼了。俄罗斯精英中,总有声音想和美国和解,换取油气重返欧洲。想想看,普京和五任美国总统打交道,从克林顿到拜登,每次都试着改善关系,结果次次碰壁。 这种“想靠又靠不上”的心态,积累久了,一旦新领导上台,亲美派抬头,战略倒戈不是不可能。 能源这块儿是最敏感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刚签备忘录,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股价就跌了3%,因为中方没承诺投资,俄方得自掏腰包250亿美元建管线。 如果亲美派掌权,美国开价码:解除制裁,解冻资产,管道改道欧洲。这不是空想,俄罗斯天然气本就想卖欧洲,乌克兰冲突前,欧洲占俄气出口70%。 中国能源安全就悬了,现在管道东向泵送,工厂靠这气运转,一旦阀门转西,进口中断,东北工业带得紧急找替代。军事上,中俄联合巡航、情报共享也可能停摆,联合国安理会协调更难。 这些不是耸人听闻,是基于历史教训。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从兄弟到对峙,花了十年才缓和;现在中俄好不容易到“历史最好时期”,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关系基本面不会一下崩盘。中俄共同面对美国压力,经济互补性强,俄罗斯卖资源,中国买市场,这纽带拉得紧。 但防未来,得及早布局。中国已经在做,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东石油进口多元化推进。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管线年供气超400亿立方米,中东原油占比升到50%以上。 经贸上,别把鸡蛋全放俄篮子,东南亚、欧盟市场也要挖潜。军事技术自主研发加速,核心装备不靠外。俄罗斯制裁经验证明,产业链断裂风险大,中国企业投资俄能源时,得警惕美国次级制裁,美元结算避开,卢布或人民币用起来。西方阵营内部也裂痕大,中国有操作空间。可如果俄罗斯内部亲美派得势,寡头卷土重来,能源协议撕毁不是梦。

0 阅读:1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