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不知道,我来告诉你:就是图片中这两位——徐光宪、高小霞,稀土贤伉俪、夫妻

时间是过客 2025-10-21 14:44:51

如果你还不知道,我来告诉你:就是图片中这两位——徐光宪、高小霞,稀土贤伉俪、夫妻档、国家宝贝、民族脊梁。 回溯往昔,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中国虽坐拥全球第一的稀土储量,却因分离技术匮乏,只能以“白菜价”出口原矿石,再花高价回购西方提纯后的稀土产品 ,受尽技术封锁的屈辱。那时,国际稀土市场被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等西方巨头把控,核心分离技术对中国严防死守。谈判桌上,他们不仅开出天价转让费,还妄图独家包销中国产品,连设备的一个小垫片都列为机密。 1972年,52岁的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来到内蒙古包头,望着蕴藏稀土的矿石,心中满是不甘。回到北京后,他们在北大废弃锅炉房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开启科研攻坚。高小霞放弃了自己深耕多年的极谱分析领域,全力支持丈夫。徐光宪主攻理论推演,高小霞精研分析验证。为获取准确数据,他们在刺骨严寒中深入矿区采样,冻僵的手在数据纸上留下带着冰碴的记录;深夜实验时饥肠辘辘,高小霞省下的半个馒头便是寒夜中最温暖的慰藉。 终于,他们成功研发串级萃取技术。随着该技术在全国推广,中国稀土产业实现了飞跃。分离纯度从90%提升至99.9999%,生产成本降至西方的四分之一,全球90%的高纯稀土产自中国,专利占比达86% 。1980年,徐光宪、高小霞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毫无保留地将核心技术推向全国,让乡镇企业也能掌握这一曾被西方视为珍宝的工艺;高小霞则利用分离废料研发出“稀土微肥”,变废为宝。 正是徐光宪与高小霞这对夫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突破技术瓶颈,让中国稀土不再受制于人,为打赢对美贸易战提供了关键支撑,在贸易战的战场上立下不朽功勋,让中国挺直腰杆,掌握关键战略资源的主动权 。

0 阅读:0
时间是过客

时间是过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