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那42位印度老哥拖着行李箱走出机舱时,满心都是对中国的期待,压根没料到这场“打卡之旅”会在边检柜台戛然而止。返程票、酒店单、银行卡余额这三连问,成了他们跨不过的门槛,最终只能带着原封不动的行李原路返回。 背后的始作俑者是黑中介,只抛出“免签可来”的诱饵,却对边检核查规则绝口不提,等事发后早就拉黑跑路。可这事真怪不了中国边检严格,要知道申请赴华旅游签本就明确要求提供酒店机票订单和存款证明 ,而越南入境要一万五存款、日本旅游常需十万存款证明,这些都是国际通行的规矩。 更值得琢磨的是,印度对中国游客的签证要求远严苛得多,不仅要十万存款证明,还得亲自去北上广递材料,电子签至今未恢复。边检查这些,本质是筛掉那些目的不明的人——就像昆明边检曾拦下改年龄持假机票想非法务工的外籍女子一样,守住规矩才能让真正的游客玩得安心。 所谓的“入境门槛”从不是排斥,而是双向的保护与尊重。要是连基本的行程规划和财力证明都没有,旅游和非法滞留的边界何在? 你觉得入境核查这些材料是必要的保护,还是多余的麻烦?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10评论】【5点赞】
十方
口子一定要卡紧
花生糖 回复 10-21 17:12
就不能对洋垃圾开口子,现在更应该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