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攻进南京城的时候,松井石根得了肺病,交出了指挥权,接任的是朝香宫鸠彦王,在攻破南京城后,他就命令杀掉全部俘虏,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杀人的命令,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真正元凶,也得到了松井石根的默许! 松井石根,出生在1878年的名古屋,本来是个穷武士家的孩子,因为军校学费低,就钻进了军队这条路。1897年他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很快就参加日俄战争。战后他继续往上爬,1919年升少将,1920年代管过台湾的军队,那时他经常去检查部队,强调纪律。 1930年代他当过关东军司令,还在1933年帮着成立了泛亚协会,宣扬亚洲人要团结,但实际上就是为日本侵略找借口。他对中国挺熟悉,早年去过好几次,还学了中文,跟孙中山他们有过接触。1935年他退役了,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又被拉回来指挥上海派遣军,从上海打到南京外围。 朝香宫鸠彦王,1887年生在京都,是明治天皇的女婿,裕仁天皇的叔叔,从小在宫廷长大。1908年他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当了少尉,1910年代去法国留学,学军事战术,还看了欧洲的军队演习。 回国后他升得快,1920年代当上少将,参与皇室的事务,但1936年二二六兵变时,他帮叛军军官说话,结果被裕仁贬谪。1937年11月,日本高层觉得他需要立功,就派他去中国前线,准备接手指挥。 松井石根在1937年秋天带兵打上海时,身体就开始出问题,患了肺结核。当时日本部队推进到南京外,但11月底他病情加重,医生说他得休息。12月2日,他正式向上级报告换人。东京很快让朝香宫鸠彦王来顶他的位子。两人交接时,松井把部队情况简单交代了,朝香宫就正式上任。 朝香宫鸠彦王12月5日到了前线指挥部,那时日本军队已经把南京围得死死的。他一到就开会听汇报,知道中国部队有30万人在城里和附近,投降谈判也快了。 但他直接签了份机密文件,标明看完烧掉,里面就一句话:杀掉所有俘虏。这命令通过各级军官传下去,成了屠杀的起点。12月13日,南京城被攻破,日本士兵进城后就开始执行这个命令。第一天就抓了很多中国士兵,把他们押到长江边上集体枪杀,尸体扔进河里。 接下来的几天,命令扩展了,不光是士兵,平民也遭殃。部队到处搜捕,杀了成千上万的人,还烧房子抢东西。妇女被强奸后杀害,数字估计有几万起。 屠杀从12月13日开始,持续了好几周,日本部队分成小组,在城里和郊区清扫。长江边上堆满了尸体。安全区外面是最惨的,士兵不分男女老少,见人就抓。 朝香宫又发了补充命令,要彻底清除抵抗可能的人,导致暴行越来越大。松井石根虽然让了位,但没走远,他留在附近养病。 12月17日,他进城搞了个入城仪式,那时候屠杀已经进行了四天,他看到街上到处是尸体,但没管。军官跟他汇报情况,他也没下令停手。远东法庭后,他说他知道这些事,却没干预。 南京大屠杀的规模巨大,死亡人数估计在20万到30万之间,不少历史书都记录了。日本士兵还搞杀人比赛,比谁杀得多。 朝香宫的命令给了士兵合法借口,以前还有点军纪,现在彻底没了。松井石根在指挥前期发过文,说要严肃军纪,以德服人,但权力移交后,他就变暧昧了。1938年2月,他回国前,还召集军官开会,说部队行为丢人,但也没追究。 1938年2月,朝香宫鸠彦王回东京,向裕仁汇报战况。天皇听了后,当场表扬他,还给了个菊花纹的银瓶做奖励,恢复了他的皇室地位,顺便升他为陆军大将。 皇室其他人,比如贺阳宫邦宪和三笠宫崇仁,也知道南京的事,还报告过天皇,但天皇没反应。整个体系都默认了这些暴行。 松井石根也回了国,退役了,但他在战后监狱里跟人说过,这事太耻辱了。可在法庭上,他帮朝香宫开脱,说他跟屠杀没关系。这矛盾的地方,正好暴露了日本军方的勾结。 战后,1945年日本投降,盟军设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战争罪。松井石根被抓了,因为他不是皇室,成了重点对象。1946到1948年审判,他被控没管好部队,导致暴行。 法庭出示证据,说他知道却没止住。1948年11月,他被判绞刑,12月23日执行。美国人为了稳住日本,保留天皇制,麦克阿瑟觉得裕仁是控制日本的关键,就豁免了所有皇族,包括朝香宫鸠彦王。 朝香宫战后搬到热海住,1951年信奉了天主教。他一直活到了1981年4月12日,死时94岁,自然病故。相比之下,松井石根的骨灰偷偷埋在热海的一个庙里,1978年进了靖国神社。 到现在日本右翼还说南京大屠杀的没那么严重,甚至否认历史。但历史资料清楚,国际法庭记录在案。朝香宫的命令,直接导致了系统杀戮,松井的默许加了把火。这不光是个人罪行,是整个日本军国主义体系的问题。 中国人记住这些,是为了和平,不是仇恨。
1937年攻进南京城的时候,松井石根得了肺病,交出了指挥权,接任的是朝香宫鸠彦王
雨中山果落
2025-10-20 20:36:23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