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造成安全威胁。然而现实却是俄罗斯在取得一些胜利成果之后,不愿意撤回本土反而持续推进。 苏联 1991 年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就像俄罗斯自家后院突然多了个能自由开门的邻居,可这邻居偏不跟自家人亲近,一门心思往西方凑,这给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早年间北约东扩就已经步步紧逼,把原华约国家一个个收入囊中,冷战结束后短短二十多年,北约愣是完成了三次关键东扩,把防线向东推进了 1000 余公里,直逼俄罗斯边境。 1999 年首轮东扩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一下子把防线往前推了 700 到 900 公里,北约的战术航空兵从波兰境内出发就能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等重要城市,相当于把枪口架到了家门口。 2004 年更狠,一次性拉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波罗的海三国等 7 个国家入约,构筑了北起波罗的海、经黑海直至中亚的 “弧形战略防御线”,把俄罗斯向西的通道全给堵死了。 到 2009 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时,北约干脆把乌克兰列为 “候选国”,这波操作简直是踩着俄罗斯的红线跳舞。 俄罗斯一开始的反应其实还算克制,2021 年普京三次公开谴责北约东扩,克宫更是直接划出 “红线”,要求北约停止扩充,不在乌克兰搞军事活动,佩斯科夫当时说得很明白,乌克兰入约对俄罗斯是 “生死攸关的问题”。 2022 年 2 月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冲着阻止北约东扩去的,最初目标集中在顿巴斯地区,这地方面积约 6 万平方公里,一半以上人口和俄罗斯渊源极深,当时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控制着 7853 平方公里土地,“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控制 8377 平方公里,俄罗斯打着保护当地民众的旗号,看上去确实是在给自己建安全缓冲带。 但等打了一阵取得些胜利后,事情就变味了。2022 年 9 月,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搞了公投,直接并入俄罗斯成为新的联邦主体,这四个州加起来的面积比最初的顿巴斯地区大了一倍还多,相当于一下子多了块战略要地。 到 2025 年 9 月,佩斯科夫的说法都变了,直接承认在乌克兰的行动已经从 “特别军事行动” 变成了 “战争”,理由是西方集体参与进来,但核心诉求已经变成 “必须保护四个新的联邦主体”,还说不能允许 “声称要夺回这些地区的国家在边界存在”,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已经不是单纯防着北约了,而是要把这些地盘彻底攥在手里。 更明显的是军事行动的范围,最初俄军主要在东部作战,后来逐渐向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南部地区推进,甚至对乌克兰中西部的能源设施、铁路枢纽发动大规模空袭。 要知道扎波罗热是乌克兰的能源重镇,赫尔松则控制着黑海出海口,这俩地方跟 “阻止北约东扩” 的直接关联不大,更像是在抢战略资源和地理要冲。 西方援助确实给俄军造成了麻烦,但这顶多是扩大行动的借口,要是真只想解决安全威胁,拿下顿巴斯建立缓冲带后就该见好就收,没必要把战线拉得这么长。 回头看这过程,就像邻居家非要给外人递钥匙,主人一开始只是想把门焊死,结果焊着焊着发现院子挺宽敞,干脆连院子也占了。 北约东扩确实不地道,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但俄罗斯借着这股劲持续推进,拿下的地盘早就超出了 “安全缓冲” 的范畴,官方说法从 “特别军事行动” 到 “战争” 的转变,四个新联邦主体的纳入,都透着初心的变化。 毕竟地盘这东西,到手了再想让吐出来可就难了,尤其是这些地方还有顿巴斯这样的工业基地和黑海沿岸的港口,战略价值摆在那,有了胜利成果自然不愿意轻易撤回本土。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