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欧洲的护照要“失宠”了?这个新变化藏着旅行新逻辑 2025年10月12日起,中国游客的欧洲旅行记忆里,将少了护照上那枚蓝黑色申根章的印记。欧盟EES数字边境系统正式上线,29个申根国全面进入“刷脸录指纹”的通关时代,这可不只是换种登记方式那么简单。 初次踏上欧洲土地,得花几分钟在自助机前录下十指指纹、拍下人脸,12岁以下孩子虽免录指纹但也少不了刷脸环节。这些信息会在欧盟数据库里存满3年,下次再去直接人脸识别就能通关。听起来省事儿,可实际体验未必顺畅,葡萄牙里斯本机场刚上线类似系统时,旅客排队三小时都不新鲜,德国、荷兰等大口岸至今还在适配调试 。 欧盟说这是为了更安全,能精准揪出超期停留或身份造假的人,还能提升通关效率 。但在我看来,这更像一场“取舍实验”:用暂时的排队麻烦换长期的通行便利,用看得见的盖章仪式换看不见的数字记录。喜欢收集旅行印记的人也不用慌,拍张通关屏截图、存好登机牌,照样能拼凑出旅途故事。 隐私问题确实值得留意,但欧盟也强调会遵循数据保护原则 。这场变革里,最该做的是提前规划——比平时多留1小时通关,算准180天内90天的停留上限。 你准备好迎接这场“无章欧洲行”了吗?要是计划去旅行,会提前做哪些准备来应对新系统?
普吉岛的旅行边角料
【3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