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等中国? 10月19日,英伟达官方宣布,CEO黄仁勋将于10月28日访问韩国,参加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演讲。 黄仁勋这次去韩国,最核心的事儿是HBM内存,这玩意儿是AI训练的“粮食”,没有它,AI芯片再牛也白搭。 全球能造HBM的,就三星和SK海力士两家,英伟达的H100、H200这些AI芯片,算力再强,也得靠HBM“喂数据”。 2024年,SK海力士独家给英伟达的H100供应HBM3内存,三星在后面追得紧,这次黄仁勋去,表面是谈合作,其实是“囤粮”,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后,英伟达卖给中国的H20芯片被卡,高端市场快被中国本土芯片抢光了。 不跟韩国伙伴绑紧点,供应链一断,英伟达的AI芯片就得“饿肚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里给它“喂数据”“试性能”,要是没了中国市场,英伟达的AI迭代就像没了“试验田”,迟早得落后。 黄仁勋在韩国高谈阔论的时候,中国科技圈正在悄悄“逆袭”,2025年4月,美国直接禁了H20芯片出口中国,英伟达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的份额直接从95%掉到0。 但“0%”只是表面,英伟达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它在中国还赚了27.69亿美元,靠的是卖消费级显卡和工业芯片,真正被“清零”的,是它最赚钱的AI算力芯片业务。 不过,美国这波封锁反而帮了中国芯片企业,华为昇腾910B在部分AI训练场景里,性能已经能赶上英伟达A100的85%,2024年出货量暴涨3倍;沐曦股份的MX1芯片在推理场景里能兼容英伟达H800,2024年营收冲到7.43亿元。 更厉害的是,国内企业开始自己搭生态:华为昇腾AI产业联盟拉了2000多家企业入伙,从芯片到应用全包了;360集团直接停用英伟达高端芯片,阿里云把30%的算力集群换成了昇腾架构。 看黄仁勋跑韩国谈合作,我第一反应是:这哥们儿挺难的,一边是美国政府“卡脖子”,一边是中国市场“用脚投票”,国产芯片能用、可控、还能量产,谁还愿意买被“远程锁死”的洋芯片? 但更逗的是,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反而成了中国AI产业的“加速器”,华为昇腾、寒武纪、沐曦这些公司,以前在英伟达的阴影下活得挺惨,现在被逼着“自力更生”,在架构优化、生态构建上杀出了一条路。 当然,中国芯片跟英伟达顶尖产品还有差距,国产芯片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时,耗时多30%,功耗高25%,但差距在缩小,而且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和最丰富的数据场景,这是任何技术迭代都绕不开的“燃料”。 黄仁勋去韩国,本质是“自救”,通过绑定韩企供应链,想在失去中国市场后保住全球地位,但全球AI的未来,肯定不是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国家说了算。 等中国芯片在技术、生态、成本上都牛起来,全球AI市场就该从“英伟达时代”变成“多国争霸”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技术封锁从来封不住创新,只会让被封锁者更厉害,黄仁勋们现在最该担心的,不是中国会不会买他们的芯片,而是中国芯片什么时候能卖到他们家门口,到时候,谁求谁还不一定呢!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