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过头了!”10月18日报道,湖北黄冈一女子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觉得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擅自将降压药掰开吃,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女子就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倒在地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网友:就怕蠢人灵机一动! 10月15日,湖北黄冈42岁的周女士因为血压骤降被送进急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收缩压只有80mmHg,追问之下才知道,她把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掰成两半吃了。 周女士吃了一段时间降压药,测血压发现控制得不错,就觉得可以减量了,她想着药吃多了对肝不好,掰一半既省钱又减少副作用,没想到半小时后就晕倒在厨房。 这次事件的关键在于,控释片绝对不能掰开吃,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的是渗透泵技术,药片外面有一层特殊的半透膜,里面有助推层,通过一个小孔持续24小时缓慢释放药物。 一旦把药片掰开,这套释放系统就彻底被破坏了,相当于一次性把全天的剂量都吃进去,药物瞬间大量进入血液,血压当然会急剧下降,这就像水库泄洪,闸门慢慢开是安全的,一下子全开就会出问题。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掰药片的想法,有的是觉得药片太大不好吞,有的是自作主张想减量,还有的是为了省钱让一盒药吃更久,但并不是所有药片都能掰开。 除了控释片,缓释片也不能掰,这两种药的设计目的就是延长药效,减少吃药次数,原本一天吃三次的药,做成缓释片就能一天只吃一次,方便患者坚持用药。 肠溶片也禁止掰开,这类药外面包了一层特殊的保护膜,让药物能顺利通过胃部,到达肠道才开始溶解,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掰开吃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甚至胃出血。 胶囊同样不建议拆开,胶囊壳除了能掩盖药物的苦味和异味,还能保证剂量精准,有些胶囊里的药粉遇到空气或水分会失效,拆开倒出来吃,药效可能打折扣。 那怎么判断药片能不能掰?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药片表面有没有刻痕,有一道凹槽的药片,比如某些美托洛尔缓释片,通常可以沿着刻痕掰开,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标记的,基本上都要整片吞服。 更保险的方式是仔细看说明书,说明书上会明确标注这个药能不能掰开,如果写着“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压碎”,那就一定要照做,实在拿不准,问问开药的医生或者药房的药师。 “这不就是我妈能干出来的事儿吗?血压一正常就觉得病好了,动不动就想给我爸减药,怎么说都不听,看完这个新闻,我得赶紧转发家庭群去,太有警示意义了, 这哪是“聪明过头”,这是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啊!” “控释片、缓释片这种药,真不是随便能掰开的。原理其实不难懂,就好比一个糖馅大汤圆,你整个吃,糖心是慢慢化开的;要是你硬掰两半,里面的糖一下子全流出来,能不齁着吗?” “药也一样,一下子全吸收,血压唰地掉下来,太危险了。” “评论区有没有医生或者药师朋友,给大伙再详细科普一下,除了硝苯地平,还有哪些常见的药也是绝对不能掰开吃的?比如有些降糖药是不是也不行?让大家心里更有底。” ““是药三分毒”这话没错,但不能理解成“病好了就能随便停药”,高血压这种慢性病,吃药就像是给大坝做维护,水看着不急,但大坝一刻都不能松劲。” “感觉没事,正是因为你按时吃药控制得好,一停药,洪水说不定就来了。 现在年轻人也得注意了,工作压力大,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 “可别觉得自己年轻身体棒,学新闻里这样“灵机一动”,后果可能更严重,还有个细节提醒大家,送药一定用白开水!茶水、牛奶、果汁什么的,真的可能会和药物起反应,影响效果,这钱和功夫可不能省。” “在健康问题上,最怕这种自作主张的“小聪明”。相信医生、看好说明书,比啥都强。” 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没有过类似的“自作主张”服药经历?比如觉得自己好了就停药、把药掰开吃、或者用饮料送药?后来怎么样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给其他朋友提个醒! 信源:纵览新闻
“聪明过头了!”10月15日湖北黄冈,一女子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觉得身体恢复
【90评论】【1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