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争夺战已打响”】 10月19日,俄控赫尔松州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称,争夺赫尔松的战斗已经打响。他表示,“赫尔松的部分区域位于左岸,因此我们控制着赫尔松的一部分。是的,这是工业区,但它确实存在且处于我们武装力量的控制之下。在赫尔松及更下游通往黑海的第聂伯河下游岛屿上,有相当多的别墅区。这些区域也均处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控制之下。” 但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双方官方的盖棺定论。俄罗斯国防部和乌克兰方面都选择了沉默,均未证实这场“已打响”的争夺战。这种官方层面的缄默,反而让局势蒙上了一层更浓的迷雾。 其实乌克兰官员早有预判。今年夏天他们就曾透露,俄罗斯军队可能会再次尝试夺取赫尔松,而且当时俄军正试图通过持续炮击来“孤立”靠近河岸的区域。现在回头看,那些密集的炮火或许就是这场潜在争夺战的预热。 赫尔松这地方的战略分量从来都不轻。它坐落在第聂伯河下游,一边连着克里米亚半岛,一边辐射乌克兰南部平原,既是水陆交通枢纽,也是农业和工业资源集中地。谁能牢牢攥住赫尔松,谁就掌握了乌南战场的主动权。 回顾这场冲突,赫尔松的控制权一直在拉锯中变化。2022年冲突初期,俄军迅速拿下赫尔松全城及周边区域,甚至一度将其纳入“俄控领土”范围。但到了当年下半年,乌军发起大反攻,成功收复第聂伯河右岸的赫尔松市核心区,俄军则退守左岸重新布防。 现在萨尔多提及的“左岸控制区”,正是俄军退守后的核心阵地。这片区域不仅有重要的工业区支撑后勤,那些沿河岸的别墅区所在的岛屿,更是控制第聂伯河入海口的关键节点。丢掉这里,俄军对黑海西北部的控制力会直接下滑。 乌军自然也清楚赫尔松的价值。从今年夏天开始,乌军就不断加强第聂伯河右岸的防御工事,同时用海马斯火箭炮和无人机持续袭扰俄军左岸阵地。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不让俄军在左岸站稳脚跟,甚至伺机夺回更多失地。 眼下的时间点也很关键。随着10月下旬来临,乌克兰即将进入冬季,恶劣天气会大幅限制军事行动。无论是俄军想趁天冷前发起攻势扩大控制区,还是乌军想在降雪前巩固防线,最近这段时间都是双方抢时间的窗口期。 后勤补给更是双方都头疼的问题。第聂伯河上的桥梁大多已在冲突中损毁,俄军要给左岸部队运送物资,只能靠轮渡和浮桥,效率低还容易遭乌军打击。乌军这边要跨河作战,同样面临渡河装备和补给线的压力。 西方情报机构也在密切盯着赫尔松的动向。有匿名的西方官员透露,最近几周俄军向赫尔松左岸增派了不少精锐部队,包括经过整编的近卫坦克旅和空降兵单位。这些部队的到来,显然不是为了单纯的防御。 而乌克兰这边,也从后方调集了新训练的动员兵和西方援助的装甲车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乌军的“挑战者2”坦克和“豹2”步兵战车近期出现在了赫尔松附近的集结点,这被解读为乌军准备应对可能冲突的信号。 当地居民的生活早已被这场潜在的争夺战搅得不得安宁。不少居住在河岸区域的民众,在近期炮击加剧后选择撤离家园。留在当地的人,每天都要躲着炮弹出行,超市里的生活物资也开始出现短缺。 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萨尔多口中的“战斗打响”,可能还不是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更像是双方在前沿阵地的激烈拉锯。俄军可能想通过局部攻势试探乌军防线漏洞,乌军则依托既设阵地进行反制,这种小规模的攻防战会成为接下来的常态。 但这种“小规模冲突”随时可能升级。一旦某一方在局部战场取得突破,或者有重要战略目标被攻占,双方都会投入更多兵力争夺,到时候赫尔松真的会陷入惨烈的拉锯战。毕竟对俄乌双方来说,赫尔松都输不起。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看双方官方的下一步动作。如果俄罗斯国防部或乌克兰总参谋部打破沉默,证实战斗规模,那意味着赫尔松的局势将进入新阶段。但在那之前,这片第聂伯河两岸的土地上,每一声炮响都在牵动着整个战场的神经。 不管怎么说,赫尔松的争夺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领土归属问题。它背后牵扯着双方的战略布局、后勤保障和国际博弈。这场已经被“官宣”打响的战斗,未来会走向何方,恐怕还要等时间给出答案。
投降了!俄罗斯最新战况!俄罗斯媒体报道10月20日晚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通稿指出
【16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