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中方资产闯下大祸后,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

史之必然 2025-10-19 22:12:12

没收中方资产闯下大祸后,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企业商会瞒着自己做出决定,情况开始逆转了!   荷兰这次没收的中方资产是咱们中国企业实打实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安世这厂子不一般,最早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做了几十年车规级芯片,像大众、博世这些欧洲车企,造汽车时用的控制开关、方向盘的芯片,十有八九都得从它这儿买。2018年闻泰科技花了三百多亿把它全买下来,合法合规,这些年安世在咱们中国建了好几个工厂,80%的产能都在中国,2024年营收就有147亿元,是真金白银的优质资产。   荷兰9月底突然动手,说是依据冷战时的《商品供应法》,把安世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全冻结了,还撤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7天内就任命了能拍板的外籍独立董事。   要知道欧洲同类案子平均得几十天才能办完,这速度快得邪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早有预谋。他们嘴上说担心“技术安全”,可从头到尾拿不出半点中方转移技术的证据,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美国6月就跟荷兰秘密开会,逼着换中方CEO,9月底刚出新规扩大制裁范围,荷兰第二天就动手了,这配合简直天衣无缝。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料到中方的反制来得这么快、这么准。10月4号中方直接下了出口管制令,安世中国工厂的货一律不准往荷兰运。这一下就掐住了荷兰的死穴——安世荷兰总部就是个空架子,生产全靠中国的晶圆和封装件,东莞的工厂一年能造500亿件产品,全球供货都指着这儿。   没了中国的货,安世的生产线立马停了,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只够撑几周,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排产都往后推了,博世更是急得天天开会,这就是荷兰闯下的“大祸”。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10月中旬直接发警告,说再断供欧洲汽车生产就得停滞,一辆车要几百块安世的芯片,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荷兰国内的企业也炸了锅,ASML这些科技公司本来就抱怨商业环境变差,现在44%的企业家都觉得荷兰不是个靠谱的投资地,还有20%的企业想搬家。   荷兰经济部长这时候才慌了,10月14号急急忙忙给议会写信,说这事儿是企业商会瞒着自己干的,想把锅甩出去。   可这说法谁信啊?那部《商品供应法》几十年没用过,这次特意搬出来,没有政府点头根本不可能;法院7天就办完所有手续,要是没提前打招呼,哪能这么顺?更别说有消息曝光,安世荷兰管理层2023年底就跟经济事务部商量怎么削弱中方影响力,这明明是早有预谋的阳谋。部长甩锅,说白了就是扛不住压力了——欧洲车企天天催,国内企业怨声载道,自己的“开放经济体”名声也砸了,只能找个替罪羊。   “情况开始逆转”也是必然的,荷兰发现自己根本玩不起这场博弈。他们原以为抢了安世能拿捏中国芯片供应链,没想到反过来被掐住了汽车产业的命门。安世的第六代芯片技术能让汽车能效提升15%,欧洲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全靠这技术撑着,现在芯片断了,等于给自家的新能源战略泼了冷水。更要命的是,中方这边清华大学很快造出了“玉衡”芯片,不依赖硅基技术,性能还翻了百倍,等于告诉荷兰:想靠封锁卡脖子?没用。   现在荷兰只能偷偷找中方接洽,安世也天天求着要豁免,可哪有先抢东西再求人原谅的道理?这事儿说到底,就是美国想借荷兰的手抢中国的优质资产,荷兰以为能跟着占便宜,结果把自己拖进了泥潭。全球供应链早就像拧在一起的绳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世70%的产能在中国,欧洲车企100%依赖它的芯片,动了其中一环,整个链条都得崩。   荷兰部长的甩锅信,与其说是辩解,不如说是变相认错。他们终于明白,政治干预市场的代价有多高——抢来的企业带不来收益,反而丢了中国市场,还得罪了国内的企业和欧洲的合作伙伴。这世上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道理?当初跟着美国瞎起哄的时候,要是能想想自家汽车厂的芯片从哪儿来,想想中国产能的重要性,也不至于闹到今天甩锅的地步。   现在局势逆转,不是因为荷兰认错态度好,是因为中方的反制打在了他们的痛处。这也给其他想跟着美国搞小动作的国家提了个醒:供应链不是想断就能断的,得罪中国企业,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荷兰要是真想买单,光甩锅可不够,得把吞下去的资产吐出来,把规矩捡起来,不然这芯片断供的苦日子,还得接着过。

0 阅读:0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