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年,49岁守寡三年的李清照嫁给了30岁年轻英俊的张汝舟。之后,张汝舟瞬间变脸,粗暴掐住妻子的脖子怒吼:“你在说什么!”李清照惊恐万状,谁料婚后的生活更令她痛不欲生。 1143 年李清照的书房,烛火映亮摊开的《金石录》手稿。 她指尖抚摸泛黄的纸页,蹭到页边干涸的墨迹。 1132 年张汝舟掐住她脖颈的窒息感突然袭来,手稿险些滑落。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声,她深吸一口气,将目光重新落回 “赌书泼茶” 的回忆批注上。 烛火跳动间,仿佛又看见赵明诚笑着把泼洒的茶水擦去,说 “输了也甘愿”。 1129 年江南古道,车轮碾过泥泞溅起水花。 46 岁的李清照坐在颠簸的马车里,怀里紧紧抱着装金石的木匣。 靖康之乱后,赵明诚病逝,她带着十五车文物南下,夜宿破庙时总被冻醒。 “这些都是明诚的心血,绝不能丢。 ” 她对着木匣轻声说,把身上的旧棉袍裹得更紧。 有次遇到劫匪,她死死抱着木匣不肯放,劫匪见她拼命,最终骂骂咧咧地走了。 1132 年临安某宅院,张汝舟捧着古籍登门。 30 岁的他身着青衫,举止儒雅:“晚辈是明诚兄故交,听闻易安先生独自护持文物,特来相助。” 李清照看着他递来的古籍,扉页有赵明诚的题字,心里渐渐松了防备。 此后数月,张汝舟常来探望,帮她修补破损的碑帖,还说 “愿为先生遮风挡雨”。 孀居三年的李清照,在这份 “关怀” 里,以为找到了可以依托的屋檐。 1132 年新婚之夜,红烛映着满室喜庆。 张汝舟却翻箱倒柜,把装文物的木匣挨个打开:“传说中的稀世珍宝,怎么都是些破纸旧碑?” 李清照愣住了:“这些是金石典籍,是文化根脉,并非金银。” 张汝舟脸色骤变,一把揪住她的衣领:“你骗我!我以为你有万贯家财!” 他抬手就要打,李清照挣扎着躲开,却被他狠狠推倒在地,木匣里的碑帖散落一地。 往后的日子,张汝舟的真面目彻底暴露。 他找不到值钱的物件,便日日酗酒,喝醉了就骂李清照 “克夫扫把星”。 有次李清照想修补被撕碎的古籍,张汝舟一把夺过扔进火盆:“破东西留着有何用!” 她冲过去抢救,手指被火烫伤,留下一道疤痕。 夜里,她摸着疤痕,想起赵明诚陪她拓印碑帖的温柔,眼泪无声地掉在枕头上。 1132 年深秋某夜,张汝舟醉醺醺地回来。 他拍着桌子吹嘘:“老子当年靠虚增举数才中举,不然哪能娶到你这老寡妇!” 李清照浑身一震,此前的隐忍瞬间崩塌 —— 她竟嫁给了一个舞弊的骗子。 她悄悄翻出张汝舟藏起来的书信,上面有他与考官勾结的字迹。 又从箱底找出那件被扯破、沾着她血迹的衣衫,心里有了决断。 1132 年临安公堂,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地上。 李清照捧着证据,声音坚定:“民女要告张汝舟科举舞弊,欺君罔上!” 张汝舟脸色惨白:“你疯了!宋代律法,妻告夫要徒二年!” 她举起那件血衣:“我虽为女子,亦知国法不容亵渎!他骗婚家暴,更玷污科举,民女愿受刑,只求还公道!” 官员看着血衣和书信,又听闻李清照的遭遇,最终判张汝舟流放柳州。 1133 年临安监狱,綦崇礼派人送来棉衣。 “易安先生风骨,令我辈敬佩,圣上已准减刑,只需服刑九日。” 差役说。 李清照接过棉衣,心里却惦记着家中的文物。 出狱那天,她直奔宅院,看到文物被妥善保管,才松了口气。 此后她深居简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整理《金石录》上,烛火常亮到深夜。 1143 年书房,李清照将《金石录》定稿放进木匣。 有人来报,说张汝舟在柳州病死,临终前托人带话,想归还偷走的几件碑帖并道歉。 她沉默片刻,只说:“晚了。” 那些被玷污的信任,如同被撕碎的古籍,即便拼凑起来,裂痕也永远存在。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梅花,想起自己写的 “生当作人杰”,眼神愈发坚定。 如今,《金石录》流传后世,成为文化瑰宝。 人们提起李清照,不仅赞她的才情,更敬她的风骨。 她用一生证明,有些价值绝非金钱能衡量,而坚守正义与尊严,比苟且偷生更重要。 烛火渐渐微弱,她合上木匣,窗外的天,即将亮起。 主要信源:海峡导报——《李清照带着“巨额遗产”嫁给张汝舟,却不想,洞房夜温存过后,张汝舟竟掐住了她的脖子》 李清照再嫁风波:才女的一场灾难“二婚”2017年04月12日来源:澎湃新闻网
1132年,49岁守寡三年的李清照嫁给了30岁年轻英俊的张汝舟。之后,张汝舟瞬间
悠然话史
2025-10-19 21:36:19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