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切开他的

如梦菲记 2025-10-19 16:50:24

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切开他的肚皮,谁知一发炮弹正中屋顶,屋顶瞬间坍塌,碎石灰尘灌满了中村正雄的肚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9年12月的广西山区,战火烧到了昆仑关,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南方的咽喉要道,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掌握了西南的命脉,日本人攻下南宁后,接着就盯上了昆仑关,想彻底切断中国最后一条国际补给线。   中村正雄这时候正带着他的第21旅团往昆仑关增援,这个少将在日俄战争时就上过战场,经验老到,手下的部队也是日军里出了名的能打。   12月23日,他的部队在七塘跟中国军队交上了火,一颗流弹擦过他的左脸,血流了一脸,军医简单包扎后,他咬着牙继续指挥,这在当时的日本军官里算是常态,受点伤根本不算事。   第二天早上,中村正雄犯了个大错,他在九塘附近的开阔地上集合部队,准备做战前动员,一个少将站在那儿挥舞军刀训话,这场面在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   对面山头上,中国第五军荣誉一师三团的团长郑庭笈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这人打仗是出了名的狠,早年身上中过三枪都没死,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重生”。   郑庭笈一眼就看出那个穿着将官制服、站在人群中央的家伙是个大鱼,他立刻下令,迫击炮、重机枪全部瞄准那个位置开火,炮弹呼啸着飞过去,中村正雄的肚子被弹片撕开了一道大口子,肠子都露了出来。   日本兵手忙脚乱地把他抬到九塘村里的一间破房子,这就是临时手术室了,几块门板拼成手术台,煤油灯挂在墙上晃来晃去,军医的手都在发抖。   麻药不够,中村正雄就这么睁着眼,看着军医用刺刀当止血钳,一点点切开他的腹腔。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的炮火又打过来了,一发迫击炮弹不偏不倚,正中屋顶,轰隆一声巨响,整个房顶塌了下来,木头、瓦片、泥土、碎石,像倒垃圾一样全砸进了中村正雄敞开的肚子里。   手术室瞬间变成了废墟,军医跟士兵赶紧把中村正雄挖出来,换到另一间房子继续抢救,可是已经晚了,伤口里全是脏东西,感染来得又快又猛。   中村正雄的肚子肿得像个鼓,高烧烧到40度,整个人陷入半昏迷状态,有士兵后来回忆说,中村正雄在担架上痛苦地挣扎,甚至哀求身边的人给他个痛快。   日本军队讲究武士道精神,自杀比被俘强,可问题是他是个少将,没人敢动手,军衔这东西,平时是权力的象征,这会儿却成了折磨他的枷锁,他只能在剧痛中煎熬,一直熬到12月25日凌晨才咽了气。   中村正雄死前在日记里写了一句话:“昆仑关的中国军队,比日俄战争时的俄国人还要顽强,”这话说得不算夸张。   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比日本人差,士兵更是憋着一股劲要打胜仗,双方在昆仑关打了整整14天,山头反复易手,尸体堆得到处都是。   中村正雄一死,日军的指挥体系立刻乱了套,没了旅团长,下面的联队长、大队长各管各的,配合不起来。   中国军队趁机猛攻,12月31日就把昆仑关夺了回来,这一仗歼敌4000多人,消息传到后方,老百姓奔走相告,报纸连着好几天都在报道这场大捷。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又荒诞,一个经验丰富的将军,不是死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一间破房子里,死在自己敞开的肚子被泥土填满之后,他建立的军事秩序,他信奉的武士道精神,在那一刻全都没了意义。   昆仑关战役的意义,远不止歼灭几千日军那么简单,它让全中国的老百姓看到,日本人不是打不死的,他们的“钢军”也会被打垮。   这场胜利保住了西南的国际交通线,也保住了抗战的希望,如今昆仑关山头还立着纪念塔,底下埋着几千个为国捐躯的中国士兵,他们用命换来的,是这个国家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毙命日寇:中村正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