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没有等到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却等来了俄罗斯的新型增程滑翔导弹。10月16日由社交平台“电报”提供的消息证实:“滑翔炸弹在尼古拉耶夫爆炸。投放距离超过140公里。远程滑翔炸弹成功了。”据乌克兰的媒体报道,这种炸弹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飞行了逾150公里。 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天天盯着美国的“战斧”导弹盼,可盼到现在,援助的影子都没看着,反观俄罗斯的普京,倒在公开场合直接放了个“大招”,说俄罗斯的新武器很快就要公布了,而且目前试验进行得挺顺利。 泽连斯基对 “战斧” 的渴望几乎写在了脸上。为了拿到这款最大射程超 2000 公里的巡航导弹,他 11 日、12 日接连两天给特朗普通电话,13 日高调宣布访美,把 “远程打击能力” 作为会晤核心议题。 在他看来,只要手握 “战斧”,既能打击俄军纵深的后勤中心和能源设施,更能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就像他之前说的 “哪怕不用,也能逼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乌克兰媒体早就渲染过 “战斧” 的威力,说它能低空飞行躲避雷达,足以改变前线僵持的态势,连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切尔涅夫都提前设想 “美方可能先给少量试用”。 可特朗普的态度给了他当头一棒。10 月 17 日白宫会晤中,特朗普直接拒绝了援乌 “战斧” 的请求,理由说得直白:“至少现在不会提供,这会让冲突升级”,还补了一句 “美军自己库存都不够”。 这个结果看似突然,实则早有端倪。美国 “国防优先” 组织研究员卡瓦纳早就指出,“战斧” 的提议在政治和军事上都缺乏可信度,美方既怕刺激俄罗斯引发核风险,又担心自身储备不足。 毕竟生产 “战斧” 需要大量稀土,而中方近期的稀土出口管制让美国军工产业链捉襟见肘,德国媒体甚至直言 “中国的新规卡住了美国的脖子”。泽连斯基心心念念的 “谈判筹码”,终究没能拿到手。 就在美乌会晤陷入僵局的同时,尼古拉耶夫的爆炸声打破了战场的平静。根据乌克兰媒体核实,俄军投下的这款新型增程滑翔炸弹,以每小时 500 公里的速度飞行了逾 150 公里,精准命中了预定目标。 这可不是普通的航空炸弹,军事专家尤里・波多利亚克梳理过它的进化轨迹:从最初的 40 公里射程,到后来的 80 公里、100 公里,如今直接突破 150 公里,打击距离整整提升了近 3 倍。 更关键的是,这个射程让俄军战机不用进入乌军防空系统的杀伤范围,投弹后就能安全撤离,等于彻底破解了乌军的防空屏障。 俄军这款新武器的亮相,简直是对着 “战斧” 争议的精准回应。之前普京就警告过,若美国提供 “战斧”,需要美方军事人员直接参与,会导致局势 “实质性升级”,如今看来,俄方早已备好反制手段。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茹拉夫廖夫说得底气十足,S-350、S-400 防空系统能轻松拦截亚音速的 “战斧”,而俄军的滑翔炸弹却能以更低成本实现远程打击。 要知道,滑翔炸弹的造价远低于巡航导弹,却能达到类似的战术效果,俄功勋飞行员波波夫直言 “它正逐渐取代短程战术导弹”,这种性价比优势在持久战中尤为致命。 战场态势的变化已经显现。尼古拉耶夫的袭击不是孤例,俄军近期在多个方向加紧进攻,虽然暂时没能突破乌军防线,但新型滑翔炸弹的密集使用正在消耗乌军的后勤储备。 乌克兰防空部队坦言,面对这种飞行距离远、突防速度快的武器,现有防空系统压力剧增,不少前线据点的补给线已被迫后移。 反观泽连斯基,带着 “没有战斧” 的失望回国,还得应对国内的质疑声 —— 毕竟从 9 月就开始造势的 “远程打击计划”,如今连影子都没见到,反而等来俄军武器的升级。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俄双方的博弈逻辑。特朗普拿 “战斧” 说事,本意是想施压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却没料到俄方用新武器给出了强硬回应;泽连斯基想靠外部援助扭转战局,却忽略了战场实力的本质差距。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15 日的表态或许道破了关键:“美方若提供‘战斧’,将对俄美关系造成巨大损害”,而俄军的新型滑翔炸弹,正是这种 “损害” 的提前预警。 现在的局势越发清晰,无论是 “战斧” 导弹的援助争议,还是新型滑翔炸弹的实战亮相,都在推着俄乌冲突走向新的节点。 泽连斯基没等到期待中的外援,却见证了对手武器的升级,这场博弈的天平,正在被一件件实打实的武器装备悄然改变。尼古拉耶夫的爆炸声或许在提醒所有人,战场上的胜负,从来不是靠谈判桌上的许诺决定的。 普京说 “很快会展示新武器”,特朗普称 “已作决定”,这场隔空较量还没结束。但无论哪款武器最终亮相,都改变不了一个核心:俄乌冲突的解决,终究要回到谈判桌前。靠武器说话的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 信源:央视新闻
泽连斯基没有等到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却等来了俄罗斯的新型增程滑翔导弹。10月
烟雨评社
2025-10-19 13:50:53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