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胡塞,没人帮;以色列打

顾议史实 2025-10-19 10:41:05

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胡塞,没人帮;以色列打叙利亚,依然没人帮。这次以色列打伊朗,还是没人敢真帮。   伊朗挨炸,真主党沉默,哈马斯喘不过气,胡塞武装只剩嘴炮,以色列从加沙一路打到德黑兰上空,打得干脆利落,却没人真敢站出来帮伊朗扛这口气。   中东的“抵抗联盟”看起来热闹,实则各扫门前雪,打谁都没人管,打谁都没人帮,以色列这一仗,不只打散了敌人,更打穿了中东新的权力格局。   这一轮冲突,本质上早已不是简单的以色列打谁,而是中东各国在重新划线、重新站队,过去中东打仗,有个规律:凡是以色列动手,总会引发“抵抗阵营”的集体声讨和联合反击。   现在呢?以色列战机轰炸伊朗核设施,伊朗喊话要报复,黎巴嫩真主党装聋作哑,叙利亚新政府一声不吭,巴勒斯坦哈马斯忙着自保,胡塞武装连声明都推迟了两天发。   这不是偶发性沉默,而是一种集体“观望”,每个曾经和伊朗一条战壕的角色,现在都在重新评估:还有没有必要为伊朗出头?值不值得?   从利雅得到开罗,阿拉伯国家的外交部声明都写得义愤填膺,但看看他们的实际动作为零,甚至连象征性的集体断交都没有。   沙特外长在记者会上表示“深刻担忧地区局势升级”,但随后却照常接待了美国国务卿的访问团队。   为啥?因为伊朗早已经不是他们信得过的“抗以老大哥”了,近年来,伊朗频繁插手阿拉伯世界事务,从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到操控也门胡塞武装,再到在伊拉克、黎巴嫩培养代理人势力,阿拉伯国家早就对它防备心十足。   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伊朗的经济困境加剧,国内反政府情绪上升,多个城市爆发抗议。   沙特、卡塔尔、埃及等国家看到的,是一个“日薄西山”的伊朗,而不是一个值得赌上国家战略去捆绑的盟友。   所以,这次伊朗挨打,阿拉伯国家能躲就躲,能静观其变就绝不插手。   伊朗曾经引以为傲的“抵抗之弧”,从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府军、哈马斯、胡塞武装组成的反以阵营,在2025年已经名存实亡。   哈马斯的控制区只剩下一小块,物资断供、支持断链,内部混乱不堪,它现在最大的诉求不是反击以色列,而是保住地盘、活下去。   真主党最近一次大规模火箭弹打击还要追溯到2024年春以来,此后几乎集体“隐身”,叙利亚政权更是大变天。   巴沙尔倒台后,新政府迅速清空伊朗在国内的军事设施,公开表示“优先恢复阿拉伯国家关系”。   最尴尬的是胡塞武装,曾经一天发几百枚导弹,现在连也门境内都守不住,以色列的无人机和定点清除行动让胡塞头目一批批“下线”,剩下的也只能通过社交媒体刷刷存在感,伊朗想要靠他们帮忙,和“靠朋友圈打仗”没啥两样。   特朗普对中东态度很明确,不想管,但绝对帮以色列,这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局面:美国不出兵、不做和事佬、不拉偏架,但默许以色列“清场”。 美国情报、卫星、武器援助一样不少,甚至连以色列攻击伊朗核设施的路线图,也有美方专家“友情提供”。   这种“甩手掌柜”式支持,反而让以色列更自由,它不再受到美国的外交约束,不需担心国际形象,打谁都不怕背锅。   阿拉伯国家看得很清楚:现在的美国,不会为他们出头,但也不会阻止以色列做任何事,与其叫得震天响被美国当耳旁风,不如悄悄和以色列保持点默契,换取边境安稳和经济合作。   伊朗被打得越狠,阿拉伯国家越不愿意站台,倒不是他们不恨以色列,而是都更怕伊朗在内乱中失控,成为下一个“叙利亚式废墟”。   这时候,站在一边喊“团结对抗以色列”,没人信,也没人跟。中东国家更关心的是:谁能保住边境安全、谁能带来投资、谁能稳得住局势,而这些,伊朗一个都做不到。   以色列表面上是打哈马斯、打胡塞、打真主党,实际上是在一点点剥离伊朗对中东的辐射能力,而阿拉伯国家嘴上骂得凶,心里却是默许甚至默助。   叙利亚政权换人,就是一个标志性节点,这个曾经紧靠伊朗的国家,在新政府上台后立刻就脱离原阵营,开始靠拢阿拉伯联盟。   这不仅让伊朗在地缘上被孤立,也预示着“抵抗之弧”最核心的支撑点已经崩塌,以色列不怕多线作战,不是因为它天生能打,而是因为它知道敌人根本不团结。   更重要的是,它知道这场仗打下去,没人真的敢扶伊朗一把,嘴上谴责的是政治,行动上沉默的是现实,中东国家已经用自己的选择给出了答案: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谁输谁赢的问题。   以色列打谁没人帮,不是它有多强,而是敌人早就不敢再赌,中东这盘棋,已经换了下法,谁还看不懂,就只能被扫下棋盘。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