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在北约防长会上宣布,向乌克兰提供9000万欧元无人机援助,专门用来买侦察和打击无人机,这也是荷兰几天内第二次援乌,之前刚宣布过2亿欧元计划 荷兰这回又出手了,就在昨天,2025年10月15日的北约防长会议上,国防大臣鲁本·布雷克曼斯直接抛出9000万欧元的援助包,专攻乌克兰的侦察和打击无人机。这笔钱不是随便撒的,而是直奔生产线上,帮助乌克兰搞定从情报收集到精准打击的全套装备。说起来,这已经是荷兰在短短几天内的第二次大动作了,上周他们刚砸下2亿欧元,重点是反无人机防御系统。两笔加一块儿,荷兰这是在帮乌克兰补上攻防两端的短板,挺务实的。 先说说布雷克曼斯这个人吧。他1986年7月18日出生在莱顿斯丹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外交官,这让他从小耳濡目染国际事务。大学时他跑到蒂尔堡读法律和政治学双学位,毕业后直接进外交部干欧盟事务,经常往布鲁塞尔跑。2017年加入人民自由与民主党,党内爬得快,2021年当上国会议员,主抓国防委员会的网络安全那块儿。2024年7月2日,他正式坐上国防大臣的位子,进了朔夫内阁。到现在,他主推的军工合作项目不少,这次乌克兰援助就是典型。 这9000万欧元援助的来头,得从北约会议说起。会议在布鲁塞尔开,焦点就是欧洲怎么顶上美国那头的空缺。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闸门一关,欧洲国家只能自己扛。布雷克曼斯在会上直言,这笔钱会直接投到乌克兰的无人机生产线,买侦察型带高分辨传感器的那种,能在夜里或雾天锁定目标;打击型则配精确制导,补足火力输出。乌克兰前线现在无人机短缺得厉害,部队每月只能拿到两三百架,跟去年一天上百架的节奏比,差了老远。这援助来得正是时候,帮他们稳住80%的攻击任务依赖。 回想上周的2亿欧元,那笔是针对反无人机系统的。荷兰国防部10月10日左右公布,资金主要用来建基辅的防御工业集群,拦截俄罗斯的侦察和自杀式无人机。布雷克曼斯当时去基辅见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顺手签了联合生产无人机的备忘录,目标是年产60万架深打击型。这不是光给钱那么简单,荷兰自家军工企业也沾光,订单一拉,产业链就绑上了。泽连斯基说这是防御合作的新台阶,荷兰那边也承认,既帮乌克兰,也给本国产业找活路。 话说回来,欧洲这波补位潮可不小。挪威今年扔了75亿欧元,德国累计砸进436亿,荷兰的2.9亿欧元看着不多,但搁在整体里就是一环扣一环。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会上表态,期待更多承诺,已经有20亿通过机制拨下去。瑞典、爱沙尼亚和芬兰也加码,花在无人机墙上的预算。问题是,欧洲再怎么发力,绕不开供应链的坎儿。乌克兰无人机里,七成组件来自中国,小电机、电池、摄像头,全靠那头供货。去年中国一收紧出口,零件价就翻三倍,本土厂每月电机才产10万件,前线损耗上万架,杯水车薪。 中国这事儿挺微妙的。一边对乌克兰限流,去年底就停了无人机直销,今年又卡飞行控制器和导航摄像头;另一边,对俄罗斯敞开大门,光光纤电缆就供了52万公里,帮助俄军搞抗干扰的FPV无人机。华盛顿邮报报道,俄罗斯夏季无人机产量暴增,全靠这些中国货伪装成“冷却单元”运过去。乌克兰想本土化,但建完整链条得几年,前线等不起。欧洲现在琢磨着建自己的“无人机墙”,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靠本土部件减依赖,可短期内还得咽下这口气。 俄罗斯那边自然不乐意。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戳要害,说欧洲援助就是在军事化,荷兰这种联合生产分明拉长冲突线。莫斯科的调调一贯如此,任何军援都扣上“参战方”的帽子。10月12日,佩斯科夫还点名汤姆霍克导弹的潜在供应,称那是“极端担忧”,因为长程打击会改写战场规则。俄罗斯自己也没闲着,国防工业加班加点,T-90坦克储备重塑,无人机打击夜里就来,10月9到10日一波大袭击,结合导弹和无人机,目标直奔乌克兰能源设施。 这援助对乌克兰意味着啥?短期看,东部工厂能扩产,首批样机很快就上阵,操作员调试传感器,升空盘旋找坐标,打击时避开干扰补伤害。长期呢,荷兰的钱不光买装备,还带技术转移,帮乌克兰建集群。北约内部也转舵,计划到2027年推联合屏蔽系统,防俄罗斯的电子战。但话说回来,和平谈判的空间确实在缩。援助一波接一波,装备升级快,停火的窗口就窄。欧洲想维持平衡,可俄罗斯的回应只会更硬,冲突的“长线”越拉越长。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
【172评论】【1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