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给特朗普打气加油:稀土技术不高深,中国会后悔用泥土“勒索”全世界! 彭博社一篇专栏近来颇为惹眼,一边给特朗普摇旗呐喊,一边给西方世界灌迷魂汤:中国的稀土技术没啥了不起,不过是“泥土”生意,所谓管制不过是“勒索”,只要西方国家联手反制,中国迟早后悔。 这番话听着底气十足,细究起来全是站不住脚的虚妄之词。 把稀土管制说成“勒索”,纯粹是颠倒黑白的抹黑。稀土是17种不可再生的战略元素,被称为“工业味精”,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等高精尖领域缺它不可。 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根本不是什么恶意施压,而是守护国家战略安全、保护本土资源的正当之举。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说得明明白白,管制是为了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这在任何国家都是理所当然的政策选择。 美国自己常年对各类战略资源实施出口限制,怎么到了中国这里,合法合规的管控就成了“勒索”?这双重标准玩得实在不高明。所谓“稀土技术不高深”的论调,更是暴露了对产业真相的无知。 彭博社说这技术比不上极紫外光刻机,可真懂行的人都清楚,稀土产业的壁垒从不是单一技术,而是数十年积累的全产业链实力。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3.85%,包头“稀土之都”的白云鄂博矿山占全球37.8%的储量,这样的资源禀赋本就得天独厚。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从采选矿、冶炼分离到深加工,再到终端产品研发,每个环节都有成熟的技术支撑和产业配套。美国稀土巨头MP Materials的窘境就是最好的镜子。 这家被寄予厚望的企业,2024年八成营收靠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如今因关税问题业务陷入停滞,股价一度大跌超10%。即便砸了10亿美元想建本土产业链,至今连制造高端永磁体必需的重稀土都分离不了。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唯一能分离重稀土的国家。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算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分离厂商,不也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预计2026年前都离不开中国支持?莱纳斯CEO说得实在:从想法到真正产出合格产品,建设产业链的时间远超想象。 这些现实难道还不足以戳破“技术不高深”的谎言?中国的稀土优势更藏在细节里,包头围绕“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不仅有北方稀土这样的龙头企业提供稳定原料,还聚集了包头稀土研究院等四大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天和磁材这样的企业能成长为行业第一梯队,靠的就是这种产业集群带来的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势。西方国家想复制这样的体系,可不是砸点钱就能成的——彭博社说美国投入不如白宫建宴会厅多,可MP Materials拿着10亿美元还在亏损,负债比现金还多,这钱真能砸出效果? 把希望寄托在“盟友团结反制”上,更是打错了算盘。美国自己一边喊着团结,一边对盟友加征高关税,这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谁会真心追随?美军153种主战装备里,87%的供应链要过中国稀土加工环节,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风电产业也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永磁材料。 真要搞所谓“反制”,首先疼的是自己的产业链。2020到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总进口量的70%,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精炼产能更是占90%,这种结构性依赖岂是一句“团结”就能打破的? 中信建投证券早就点透了关键:中国对稀土全产业链的管控,只会让海外自主产业链的建成更难、时间更长。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正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增长,2028年预计将达22.71万吨,中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的优势只会不断强化。 西方媒体故意弱化中国的产业实力,无非是想给特朗普政府和自己打气,可自欺欺人改变不了现实。稀土从不是任人拿捏的“泥土”,中国的产业优势也不是凭空得来的。那些鼓吹“技术简单、团结反制”的论调,终究会被产业规律狠狠打脸。 真要解决问题,不如放下偏见,正视全球产业链的客观联系——毕竟,合作共赢才是正道,自欺欺人只能越陷越深。
特朗普还有绝命三招,但是特朗普不一定敢打!一.两败俱伤,把中国踢出Swift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