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0月17日,华盛顿一场闭门会谈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了一幅标注俄罗斯境内潜在打击目标的战略地图。这一打破外交常规的举动,选择在特朗普胜选后的敏感窗口期上演,实为乌方精心策划的战略威慑。 泽连斯基这步棋,走得又险又急。熟悉美国政治的人都清楚,特朗普对乌克兰从来没有“无条件支持”的态度——2019年的“通乌门”至今是绕不开的坎,当时他拿冻结军事援助当筹码,逼着乌方调查拜登家族,差点把两国当时的合作根基彻底断了。 如今特朗普第二任期已过半载有余,从1月20日宣誓就职到现在,近10个月里,他的政策倾向早通过就职当天就冻结对乌援助的动作说得明明白白。 乌方这会儿直接甩出“打击俄罗斯本土”的战略地图,与其说是威慑对手,不如说是给这位新任期总统“下马威”,更像是在喊一句:“别以为我们没底牌,想撒手不管?没那么容易!” 乌方的焦虑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从冲突爆发到现在,乌克兰的底气大半靠西方援助撑着,而美国正是其中的“主力军”。 截至2024年底,美国国会批下的对乌援助总额虽说有1770亿美元,但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2025年1月的审计报告说得明白,这里面只有42%是直接给到乌克兰的,单论军事装备援助,也就约630亿美元。 泽连斯基2025年2月接受采访时也坦言,乌方实际收到的援助还不到760亿美元,而且美军常把库存装备按新品价格折算,实际市场价值可能连账面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进入2025年,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对援乌法案态度一直摇摆,虽说有议员直言“不能再把纳税人的钱扔到乌克兰战场上”,但也不是次次都否决——3月参议院就以67票赞成、27票反对的结果,推进过一项95亿美元的援乌法案,其中18名共和党人投了赞成票。 真正让援助收缩的,是特朗普政府3月3日发布的那道暂停对乌军事援助的行政命令。再看欧盟那边,援助也没顺着预期的节奏走,2024年2月特别峰会承诺的500亿欧元,其实是2024到2027年分四年拨付的乌克兰经济重建资金,里面包含170亿赠款和330亿贷款,截至10月也就兑现了前两期共60亿欧元。 至于欧盟单独批的60亿欧元军事援助,兑现率也刚过五成。前线陷在僵局里动不了,后方援助又一个劲缩水,泽连斯基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证明乌克兰还有“利用价值”,不是只会“伸手要钱”的盟友。 但这张地图,到底能不能让乌方得偿所愿,真不好说。对俄罗斯而言,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挑衅——此前俄方早有警告,要是美国把“战斧”这类远程导弹交给乌克兰,必然会触发“更严厉的报复措施”,包括打击北约境内的后勤设施。 现在乌方把“潜在目标”明晃晃摆到台面上,等于把冲突升级的风险直接拉满,一旦擦枪走火,最后受苦的还是前线士兵和普通老百姓。 对特朗普来说,这举动不仅不是“威慑”,反而成了“麻烦”。特朗普一直抱着“美国优先”的主张,多次公开说要让欧洲国家多承担对乌援助的责任,甚至暗示可能推动俄乌和谈。 泽连斯基现在拿出打击俄罗斯的计划,等于逼着特朗普二选一:要么支持乌方这种激进策略,把美国更深地拖进冲突里;要么拒绝,就得被乌方和西方盟友扣上“对俄妥协”的帽子。不管选哪边,都跟特朗普“减少海外干预”的初衷拧着来。 说到底,泽连斯基的这张地图,就是乌克兰在绝境里的“自救尝试”——一边想让俄罗斯不敢轻举妄动,一边想让美国不敢轻易撤援。 可外交博弈从来不是“比谁更狠”,而是“比谁更能掌控节奏”。这步险棋,或许能换來短期的关注,却很可能让乌克兰掉进更被动的局面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荷兰急求谈判,中方沉默不语,稀土博弈暗流涌动荷兰政府最近开了个紧急会议,想把
【70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