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经理宣布!10月17日,加拿大宣布对原产于东方大国的石油管材发起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 这哪是什么“复审”,分明是把双反税的枷锁往更紧了勒!从2009年立案调查到2010年正式征税,这项税收政策已对中国企业形成长达15年的影响,两次延期还不够,现在又要续期。 石油管材可不是普通的钢管,它是石油开采、运输环节的核心设备,这些管材对材质强度、抗腐蚀能力要求极高,毕竟要在地下几千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还得耐受石油里的酸性物质侵蚀。 中国在石油管材制造领域早就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从高强度钢材冶炼到精密加工,再到防腐涂层处理,技术水平在全球都能排得上号,而且成本控制得好,性价比一直是优势。 2024 年中国对加拿大出口石油管材金额达 3.2 亿美元,主要供应给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开采项目 —— 那里是加拿大石油产量最集中的地区,每年需要大量石油管材替换老旧设备、扩建开采设施,中国管材占当地进口总量的 28%,是加拿大第二大石油管材进口来源国。 这次加拿大发起的 “第三次日落复审”,加拿大这次发起复审的理由,按其行业协会的说法,是 “收到了本国石油管材制造商的申诉”,声称 “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石油管材,仍存在政府补贴和低价倾销行为,导致加拿大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受损”。 加拿大本土有 3 家主要的石油管材制造商,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他们在申诉材料里提到,2024 年加拿大本土石油管材产量同比下降了 8%,而中国管材的市场份额却从 2019 年的 22% 涨到了 28%,“这是不公平竞争导致的”。 不过中国出口企业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他们觉得中国管材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质量可靠、交货及时 —— 比如中国企业能根据加拿大油砂开采的特殊需求,定制抗低温的石油管材,而且交货周期只要 45 天,比加拿大本土企业的 60 天还短,这些优势跟 “倾销补贴” 没关系。 要知道,中国对石油管材出口早就建立了规范的补贴管理体系,2020 年之后就取消了所有针对石油管材出口的直接补贴,企业出口全靠市场竞争。 而且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石油管材价格,并不是 “低价倾销”,2024 年中国管材在加拿大的平均售价是每吨 1280 美元,比韩国、日本同类产品低 15% 左右,但这是因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国内钢材产量大,原材料成本低,加上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所以能做到低价高质,这是正常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是 “倾销”。 加拿大本土企业之所以利润下降,更多是因为他们的生产设备老化,比如本土企业的轧钢机还是 2010 年之前的设备,生产效率比中国企业的新设备低 30%,成本自然降不下来,这跟中国企业没太大关系。 这次复审调查的流程和时间安排也已经明确,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会在未来 90 天内收集双方证据,包括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出口价格,加拿大本土企业的销售数据、利润情况等,然后在 2026 年 1 月中旬做出初步裁定。 如果初步裁定认为 “存在继续征税的必要”,会进入下一阶段调查,最终裁定结果将在 2026 年 5 月底之前公布。这段时间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很关键,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准备材料,比如提供生产成本明细、无补贴证明,还有加拿大客户的好评反馈,来证明自己的出口行为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这次调查对中加双方企业的影响都不小。对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最终裁定继续征税,出口成本会增加,原本 1280 美元 / 吨的管材,加上反倾销反补贴税后,价格会涨到 1450 美元 / 吨以上,跟韩国、日本产品的价格差距缩小,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 中国有 8 家主要的石油管材出口企业,其中 3 家对加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 15% 以上,要是失去加拿大市场,这些企业得重新开拓其他市场,比如南美、中东的石油产区。 对加拿大方面来说,要是继续征税,本土石油开采企业的成本会上升,因为本土管材价格比中国管材高 20%,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开采项目每年要多花近 5000 万加元采购管材,这会进一步压缩石油企业的利润,尤其是在国际油价波动较大的当下,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部分小型开采项目暂停。 目前中国商务部已经表示会密切关注这次调查,并且会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应对,比如组织企业参加听证会、提供法律支持等。中国石油和石化设备工业协会也在整理行业数据,准备向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提交说明,证明中国石油管材出口的合规性。 信源:界面新闻
加拿大总经理宣布!10月17日,加拿大宣布对原产于东方大国的石油管材发起第三次反
烟雨评社
2025-10-18 15:49:39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