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台湾自驾游团体在罗马尼亚被警察叫停,出示了ID,护照,驾照后说:“我

韫晓生 2025-10-18 14:55:05

[中国赞]台湾自驾游团体在罗马尼亚被警察叫停,出示了 ID,护照,驾照后说:“我们不承认台湾,你们的驾照不可在罗马尼亚驾车行驶”。在将近 4个小时的沟通中,自驾由团体组织者,联系台湾驻匈牙利联络单位,得到的答复:“他们叫你们怎么做,配合就行,千万别惹事,你们能安全出来就好”。   (信源:网易——台湾人罗马尼亚自驾被查,边境警察称:不承认台湾,文件违法!)   距离罗马尼亚与匈牙利边境仅 100 米,台北网红阿勋带领的自驾团正沉浸在即将入境的兴奋中,两辆警车突然从路边疾驰而出,刺眼的警灯瞬间划破旅途的惬意。这场突如其来的拦截,让整个车队陷入前所未有的狼狈与慌乱,也成了戳破 “台湾国际身份” 假象的利刃。   身着制服的警察迅速控制现场,要求所有团员交出护照,随即对行李箱展开细致搜查,每个角落都未曾放过。拿到证件后,几名警察钻进警车紧闭车窗反复研究,半小时后又有四辆警车增援,持续的沉默等待让团员们愈发焦躁,试图拍摄记录的举动也被当即制止。   漫长等待后,警察给出的答复字字清晰且坚决:罗马尼亚不承认台湾。面对阿勋的辩解,对方进一步明确,台湾驾照在此地属违法证件,需立即送往布加勒斯特的中国大使馆处理。两名司机随即被带走,留下的团员面面相觑,先前的兴奋早已被恐慌取代。   四小时后,司机终于返回,但两张台湾驾照已被收缴。阿勋在粉丝群中发出“下一站去哪?”的无奈提问,坦言即便解释入境和租车合规、过往多次通行无碍,警察仍不为所动,担忧争执引发更严重后果只能妥协。而警局长官那句“你们是刑事犯罪”的警告,更像一根刺扎进所有人心里。   事件发酵后,台湾驻匈牙利联络单位的回应更显无力,仅告知 “配合行事,安全为上”。这场风波并非偶然刁难,而是罗马尼亚依法行事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是该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奉行与中罗数十年深厚友谊的生动体现。   早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尚在观望之际,罗马尼亚便成为首批建交国家。在百废待兴的年代,罗马尼亚派遣农业专家传授高产玉米种植技术,送来纺织机械助力建起首批现代化棉纺厂,这种 “授人以渔” 的援助远超物质层面的意义。   上世纪 50 年代,《多瑙河之波》的旋律与中国杂技的绝技在两国间传递文化温情;60 年代中国遭遇封锁时,罗马尼亚更悄悄提供工业图纸,在国际场合为中国发声打破孤立。   进入新世纪,中罗友谊在务实合作中延续。2008 年汶川地震,罗马尼亚第一时间捐赠 86 万美元物资;如今罗马尼亚街头,中国企业建造的高速公路将出行时间缩短一半,超市里的 “中国制造” 家电、手机深受当地民众信赖。   而罗马尼亚的葡萄酒、蜂蜜等特色产品也走进中国市场,成为 “友谊带货” 的见证。   更值得关注的是,罗马尼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已入法。2023年该国议会通过《外交关系法》修正案,禁止与台湾官方接触,违者最高判5年监禁,此次边境检查是该法律精神的落实。   这种立场并非个例,2024年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台湾相关非政府组织活动,欧盟强调成员国须遵循一个中国政策的国际法要求。   网友反应道出普遍心声,有人点赞“罗马尼亚警察好样的”,认为坚守法理令人提气;也有人提议“友谊带货”,延续两国友好。事件释放清晰信号:所谓台湾“国际证件”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面前无效,模糊主权底线的侥幸心理会碰壁。   这场边境惊魂 4 小时,本质上是一堂生动的法理课。它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非空洞口号,而是写入多国法律、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事实。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这样的共识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巩固。   对“台独”势力而言,这是沉重一击,一张驾照合法性需中国使馆界定,所谓“国际空间”是幻影。对民众来说,这印证唯有依托强大国家、拥有明确国家身份,才能全球畅行。阿勋团队的遭遇成认清现实的镜子。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