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 港口堆着的大豆山一座接一座,还没到年底,光是卖给中国的量就突破了 1.02 亿吨,比去年全年的对华出口量还多 15%,直接把去年的记录踩在了脚下。 你要是九月份去巴西的桑托斯港转一圈就知道,码头里停的货轮几乎全是奔中国去的。 卸下来的大豆装完船,转身就往广州、上海这些港口运,说一句 “中国专供” 都不算夸张。 你可能没细算过,中国每年要消耗多少大豆。咱们国内自己种的大豆,一年也就 2000 多万吨,可实际需要的量超过 1.1 亿吨,这 8000 多万吨的缺口,几乎全得靠进口来补。 为啥要这么多?因为大豆不光能榨豆油,榨完油剩下的豆粕更是宝贝。 国内养猪、养肉鸡、养鸭子,都得靠豆粕当高蛋白饲料,要是豆粕断了供,超市里的猪肉、鸡肉价格能不能稳住都难说。 就拿去年来说,国内养猪业单豆粕就用了 4100 多万吨,相当于每头猪从出生到出栏,得吃掉近 100 公斤豆粕。 所以对中国来说,找个稳定的大豆供应方,比啥都重要。 巴西刚好就接住了这个需求,而且接得特别稳。单论地理位置,巴西就占了大便宜。 巴西东部的桑托斯港、巴拉那瓜港到中国广州的海运时间,大概就 30 天左右,比美国墨西哥湾港口过来能省 15 天以上。 时间短不说,运费还能便宜 10%-15%,光是这一点,巴西大豆在价格上就比美国的有竞争力。 再看种植条件,巴西有大片的黑土地,土壤肥力足,特别适合大豆生长。 这些年巴西农民也愿意跟着市场调整,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现在巴西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超过 3.2 亿公顷,年产量能稳定在 1.5 亿吨以上,有足够的量来满足中国的采购需求。 更巧的是,巴西大豆的收获季节和中国的需求周期还特别搭。 巴西大豆每年 3-5 月收获,刚好能接上中国下半年的养殖旺季,这时候豆粕需求激增,巴西的大豆运过来就能直接加工,不用长时间储存,既省了仓储成本,又保证了豆粕的新鲜度。 更关键的是,中巴之间的贸易合作越来越顺,没那么多弯弯绕。 以前买大豆还得用美元结算,有时候美元汇率一波动,买卖双方都得担风险。 现在不一样了,咱们和巴西早就签了本币互换协议,买大豆直接用人民币或者巴西雷亚尔结算,省了换汇的麻烦,还能避开美元的波动影响。 其实早几年,美国也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最高的时候占过中国进口量的 40%。 可后来因为关税问题,加上美国到中国的海运成本更高,巴西就慢慢超过了美国。 这种合作对巴西来说,简直是 “泼天的富贵”。 去年巴西靠卖大豆给中国,赚了近 300 亿美元外汇,占了巴西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巴西的农民现在都愿意跟着中国市场走,以前有些地方种玉米、棉花,现在看到种大豆卖给中国更赚钱,纷纷改种大豆。 连巴西的港口都在跟着扩建,桑托斯港去年专门加了两个大豆专用泊位,还升级了装卸设备,就是为了更快地把大豆运到中国,生怕慢了被其他港口抢了生意。 对中国来说,这可不是简单的 “买豆子”,而是稳住了粮食安全的一块重要拼图。 有了巴西这个稳定的供应方,就算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因为天气、地缘因素波动,中国也不用慌。 现在再看 “巴西大豆按山卖,八成进中国” 这事儿,就知道不是偶然。 这是两个国家在产业链上的精准互补,是你有需求、我有供应的双赢。
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 港口堆着的大豆山一座接一座,
小茹吖
2025-10-18 10:54:55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