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明牌了?我们可能要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准备着与中国脱钩,因为美国也不想受到中国的制约! 说起中美之间的脱钩准备,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芯片、稀土这些 “硬科技” 领域,其实这事儿早延伸到更日常、更隐蔽的角落了。 不是简单的 “你断我的货、我补我的短板”,而是两边都在各自的 “舒适区” 外找新出路。 美国怕中国在民生供应链、科技规则上抢话语权,忙着划圈子;中国则怕美国在人才、关键资源上卡脖子,悄悄铺新局。 这双向的准备,比表面上的技术对抗更耐琢磨。 先看最贴近老百姓的民生消费领域,美国这两年总喊着 “减少对华依赖”,可实际情况根本没跟上。 2024 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他们从中国进口的家居用品占比还维持在 58%,比从印度、越南进口的总和还多 30%。 沃尔玛去年试着把 15% 的厨具订单转到印度工厂,结果收到货发现,锅具的涂层容易掉,碗碟的抗压性也差,消费者退货率一下子涨了 20%,最后只能又把订单转回中国。 不是美国不想换,是中国供应链的 “性价比 + 稳定性”,短时间内真没替代者。 反过来,中国消费者对美国品牌的态度也在变,这其实也是一种 “软脱钩” 的信号。 2024 年美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同比跌了 12%,福特、通用的 4S 店客流量少了近三成。 而比亚迪、蔚来这些中国品牌,同期销量涨了 25%,连特斯拉上海工厂都开始更多用中国产的零部件,比如电池、内饰件,国产化率从 70% 提到了 85%。 再说说科技领域的 “规矩之争”,这比单纯卡技术更关键。 美国一直想主导 5G、AI 的国际标准,2023 年拉着欧盟、日本搞了个 “科技标准联盟”,明着不让中国参与核心规则制定。 可到了 2024 年,情况就变了 —— 在 6G 技术领域,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占比达到 38%,比美国还高 5 个百分点。 原来美国想靠 “定规矩” 卡中国,结果中国直接在下一代技术里抢了话语权,这才是更实在的脱钩准备 —— 你不带我玩,我就自己建个新圈子。 区域合作的布局也藏着脱钩的小心思。 美国这两年力推 “印太经济框架”,喊着要在亚太建 “不包括中国的供应链”,可 2024 年一年下来,真正落地的数字基建项目才 3 个,而且都是小打小闹的宽带升级。 反观中国,和中东搞的 “数字丝绸之路”,2024 年就建成了 8 个智慧城市项目,还帮沙特建了 2000 多个 5G 基站,占沙特全国 5G 基站总量的 45%。 美国想靠区域联盟孤立中国,结果中国反而靠实实在在的合作,在区域里扎了根。 人才流动这块的变化,也透着脱钩的准备。 美国 2024 年对中国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签证拒签率涨了 18%,比 2020 年高了近一倍,明着不想让中国人才接触美国的核心技术。 可中国这边早有应对,2024 年 “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吸引了 2.3 万名科学家回国,其中一半是芯片、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 其实现在看,中美之间的脱钩准备,早就不是 “非黑即白” 的断链,而是 “相互减少关键依赖” 的博弈。 但全球产业链缠了几十年,哪那么容易说断就断? 说到底,这场脱钩准备拼的不是谁能 “彻底断开”,而是谁的 “抗风险能力” 更强。
基本明牌了?我们可能要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
小茹吖
2025-09-28 09:47: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