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总统想上门求情,中方一口气拉黑 5 家韩企,不让美国有翻身机会! 14 号这天,中国对美反制的两个动作接连落地。 先是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措施正式生效,紧接着商务部又甩出一条公告 —— 直接拉黑韩华海洋株式会社旗下 5 家美国相关子公司。 这制裁不是闹着玩的,明确禁止中国境内所有组织、个人跟这 5 家公司做交易、搞合作。 换句话说,只要沾着中国市场的边,谁都不能再跟它们打交道。 消息刚出,李在明总统办公室就坐不住了。他们立马启动了韩中经贸沟通渠道,主动上门求情,说希望中方能网开一面,最大限度降低韩企的损失。 但这事从一开始就没商量的余地,中方的态度很明确 —— 这不是针对韩国,而是冲着美国来的。 可能有人会问,制裁的是韩企的子公司,怎么就针对美国了? 这里得说透,这 5 家子公司看着挂着韩华海洋的名头,实际干的是给美军造舰 “打工” 的活儿。 韩华海洋本身就是全球军工产业链里的老玩家,这几家美国子公司更是专门对接美军订单,负责供应舰艇上的关键部件。 比如美军现在重点建造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有近 15% 的船用电子配套组件,还有 8% 的船体特种结构件,都来自这几家子公司的生产或组装。 中方这次出手,精准打在了美军造舰能力的七寸上。 美军这两年本来就被造舰难题搞得头大,去年美国海军发布的年度报告里就承认,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交付周期已经从原本计划的 36 个月拖到了 48 个月,单艘船的预算还超支了 20%。 现在中方一拉黑,这几家子公司直接陷入 “断粮” 困境 —— 它们生产需要的高精度陶瓷基板、耐高压特种合金材料,有 70% 得从中国企业采购。 没了中国的材料供应,这几家子公司的生产线基本就得停摆。 其实这次拉黑不是孤立动作,是跟之前收特别港务费的措施凑成了 “组合拳”。 之前那笔特别港务费,算下来每艘美国商船每次靠泊中国港口,得比以前多交 30 到 50 万美元。 美国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之前测算过,光这一项,他们每年在中国港口的运营成本就得增加近 2 亿美元,整个美国航运业一年得多掏差不多 10 亿美元。 现在再卡美军造舰的供应链,等于一边让美国现有船舶跑起来更贵,一边让他们新船造不出来,两头堵得死死的。 这种打法不是乱打,是盯着美国的软肋来的 —— 美军想靠 “船多拳头硬” 在亚太搞事,中方就先让它的船 “造不出、跑不起”。 韩国这回确实夹在中间很难办。韩华海洋在中国市场的盘子不小,它的民用船舶板块有 30% 的订单来自中国客户,像中远海运、招商局轮船都是它的长期买家。 现在子公司被制裁,虽然中方没动它的民用业务,但产业链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民用船舶需要的部分配套设备,跟军用部件有技术互通性,后续难免会受点影响。 但中方已经留足了余地,只制裁跟美国相关的子公司,没碰韩企的本土业务,就是不想让韩国太为难,也清楚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尴尬位置。 现在看,李在明政府求情没用,美国想翻身也没那么容易。 美军造舰的供应链缺口不是短时间能补上的,中国在关键材料、配套部件上的优势,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是美国拉着几个盟友就能随便替代的。 而且中方手里还有其他反制牌,真要是美国继续搞事,后续还能有更多动作。
韩总统想上门求情,中方一口气拉黑5家韩企,不让美国有翻身机会! 14号这
小茹吖
2025-10-18 10:54: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