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59旅两名干部买粮食,和县大队起了冲突,还开了枪。西北局要枪毙这两

靖江的过去 2025-10-17 22:49:02

1941年,359旅两名干部买粮食,和县大队起了冲突,还开了枪。西北局要枪毙这两人,军法处长莫文骅说:“没我签字,谁也别想动!” 1941 年的延安,日子最难熬。国民党胡宗南部在边区周围修了五道封锁线,外援全断了。 边区军民 “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被子。 这时,359 旅接了党中央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号召。开春后,战士们扛着镢头进了南泥湾。 那地方全是荒草,有狼豹,没地方住。战士们搭草棚、挖窑洞,自己造工具,白天开荒,晚上休息。 没人想到,一场枪响差点毁了这支队伍的名声。 那年夏天,359 旅供给部的刘洪和张平,奉命去延长县买粮食。 当时边区粮食金贵,每一粒都关系战士生死。刘洪刚在南泥湾开了三亩荒地,手上茧子没消。 张平裤腿沾着泥,是屯田时蹭的。两人揣着边区政府的购粮公函,走路到了延长县政府。 县政府大院里,县大队十几个人正押着几辆粮车准备走。 刘洪拿出公函,负责征粮的副队长王彪冷笑:“边区政府的公函?老子只认西北局的命令!” 原来西北局刚下紧急征粮令,要各县先保地方武装,359 旅的购粮计划被搁置。 双方马上吵起来。王彪突然掏枪朝天开枪,喊:“再啰嗦老子毙了你!” 刘洪气极,也拔出手枪对着他。 就在这时,“砰!砰!” 两声枪响。子弹擦着王彪耳朵飞过,在墙上打了两个深孔。 县大队的人立刻端着步枪围住刘洪、张平。王彪大喊:“359 旅的人开枪杀人了!” 枪声惊动了整个延长县。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接到报告,气得拍桌子:“在边区政府眼皮底下开枪,简直无法无天!” 他马上让人抓了刘洪、张平,还跟军法处说 “立即枪毙以肃军纪”。 当时莫文骅是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还兼军法处长。他接到处决命令时,正在看《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 他把卷宗反复看了几遍,发现只有县大队一方的说法,没物证,也没第三方证人。 更可疑的是,刘洪带的驳壳枪是 7.63 毫米口径,现场弹孔明显更大。 “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莫文骅拍桌子,立刻给陈正人打电话:“没有确凿证据,我不能签字执行!” 陈正人在电话里吼:“你还想当政治部主任吗?” 莫文骅咬着牙说:“大不了不当了,但军法处绝不能办冤案!” 莫文骅当天夜里就到了延长县,直接去县政府大院。 月光下,墙上两个弹孔看得清楚。他掏出放大镜凑近看,发现弹孔边缘有不规则撕裂印。 这是步枪子弹高速旋转造成的,驳壳枪子弹打出来的孔,边缘该是平滑的。 第二天一早,莫文骅让人做了弹道实验。 他让县大队的人用七九步枪,刘洪用自己的驳壳枪,都在 10 米外对土墙开枪。 结果很明显:七九步枪 7.9 毫米口径打出的孔,和现场一模一样。驳壳枪的弹孔,整整小一圈。 王彪看着弹孔,终于低头。 原来县大队征粮任务重,想靠武力逼 359 旅让步。推搡时枪走火,王彪怕担责任,就颠倒黑白,想把罪名安给刘洪、张平。 后来有人说,莫文骅为查案,还专门找县长借过枪。 他用借来的枪在墙上打孔,跟现场的孔比对,当场戳穿谎言。 案子查清楚后,莫文骅马上向毛泽东、朱德汇报。 朱德听了,笑着说:“莫文骅这个广西仔,果然有股子倔劲!” 毛泽东在批示里写:“边区的法律不是稻草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941 年 9 月,西北局开了专门会议。 会上撤销了对刘洪、张平的处分,还通报批评了县大队。 莫文骅在会上说:“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绝不能搞军阀作风。今天枪毙两个干部容易,但失去的是人民的信任!” 这场风波过后,359 旅在南泥湾更卖力了。 战士们唱着 “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天天在地里干活。 有个叫郝树才的战士,一天能开四亩多荒地。 朱德总司令也常去南泥湾。他带人勘察地形,跟战士们说要把屯田搞好,还要发展畜牧、手工业,“建立起永久的基础”。 到 1942 年,南泥湾就变样了,平川种着庄稼,山腰挖了窑洞,还有自己的市场。 1944 年,359 旅一共开了 26 万亩荒地,收了 3.7 万石粮食,真做到了 “耕一余一”。 这一年,他们还给边区政府交了 1 万石公粮。曾经没人的南泥湾,成了真的 “陕北好江南”。 刘洪和张平回到部队后,工作更卖力。 刘洪后来当了供给部科长,管全旅的物资。 张平成了屯田模范连连长,他带的连年年超额完成开荒任务,好几次受表彰。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