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17 18:49:17

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对他说道“如果中澳开开战,你们这些华人,都将被关到集中营当中”,面对对方突如其来的言论,李约翰语无伦次起来,开始不断的狡辩自己是澳大利亚人,并不是华人,主持人面对他这种说法,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约翰出生于澳洲华裔家庭,作为第二代移民,他从小浸润在当地文化中,接受系统教育。早年进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毕业后顺势加入外交贸易部,从分析师做起,逐步接触东亚政策文件。那些年,他负责监测区域经济动态,撰写多份内部报告,焦点锁定中国投资对本地产业的冲击。 2012年左右,他转入智库领域,担任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员,专攻印太安全议题。期间,他频繁出差亚洲城市,收集数据,强调中国模式带来的供应链隐患。这些经历让他积累声望,也铸就了对中国扩张的警惕态度。在澳洲精英圈,他以数据驱动的分析闻名,常在报告中列举贸易失衡数字,呼吁加强本土防御机制。他的华裔背景本该是桥梁,却成了他言论中的隐形负担,许多社区成员私下质疑其动机,认为这是在借身份换取主流认可。 李约翰的反华立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系列公开活动逐步强化。2018年,他参与出版相关书籍,详述中国影响力渗透澳洲政界和商界,书中列举数十位政客案例,引发媒体热议。此后,他频频登上Sky News等平台,作为嘉宾剖析中澳经贸摩擦。2023年,他在美国智库任职,出席印太论坛,演讲中反复提及中国投资港口项目的风险,建议澳洲转向印度和越南多元化贸易。 去年,他还兼任悉尼大学客座讲师,开设中美竞争课程,课堂上使用图表展示出口额波动,学生记录显示他的观点注重经济胁迫层面。这些曝光让他在保守派圈子中站稳脚跟,但也招致华人社区反弹。许多人觉得,他忽略了移民群体的复杂处境,只顾迎合本土叙事,忽略了自身根源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事实是,他的言论常被澳洲媒体放大,间接助长了对华裔的刻板印象,却鲜有反思自身定位的时刻。 节目事件发生在2025年7月的一档Sky News访谈中,主题围绕中澳地缘风险展开。李约翰作为嘉宾,本意借机重申中国经济模式对澳洲的干扰。他准备了笔记,焦点放在贸易依赖数据上,过去五年澳洲对华出口占比高达七成,这让他论证供应链中断的潜在危机。主持人柯蒂斯起初顺势引导,讨论本土产能提升和伙伴多元化。 讨论渐热时,柯蒂斯转向敏感假设,点出战时华人可能面临的隔离待遇。这类问题并非空穴来风,澳洲历史上有二战关押日裔侨民的先例,当下地缘紧张更放大种族疑虑。李约翰的准备显然未涵盖此点,他的回应显示出明显不适,急于强调澳洲公民身份和从小本地成长经历。整个过程暴露了其立场的一贯性问题:平日里猛批中国政策,却在身份议题上仓促撇清,忽略了外貌和血统在危机中的权重。这件事虽短暂,却如镜子般照出华裔在澳洲社会的脆弱位置。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