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报道,上海,男子岳父岳母去世后,他和妻子拿着相关材料到银行查询老两口卡上的流水,谁知,竟遭到工作人员果断拒绝,一口咬定他们材料不全,要他们再去准备各种材料。男子一连跑了好几趟,却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他非常气愤,因为来之前他专门查过相关政策,并没有这么繁琐的规定,怎么一到银行,就各种刁难。于是,他只能向媒体求助,没想到,媒体介入后,银行的态度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今年6月,潘先生的岳父病逝,忙完后事后,他和妻子才想起,岳母2018年就去世了,她名下可能还有些银行资产没处理。 夫妻俩在帮老人收拾房子的时候,打开卧室那个老旧的衣柜,抽屉一拉开,看到里面放着个生了锈的铁盒子。 盒子里除了几张老照片、几枚纪念币,还有一张银行的储蓄卡,卡面都磨得发白,连字迹都快看不清了。 潘先生拿在手里琢磨了半天,对妻子说:“你爸妈以前都没提过这张卡吧?” 妻子也摇头:“真没听他们说过,可能是很早以前办的。” 俩人越想越疑惑,不知道卡里还有没有钱。 潘先生叹了口气说:“算了,咱先查查流水,要是还有余额,就当给老人办丧事的费用,要是早清空了,咱也把这卡注销掉,算是给老人收个尾。” 他们本以为这事不复杂,无非是查个明细,可谁都没想到,这张旧卡会让他们跑上好几趟银行、受尽委屈。 9月底,两人收拾好所有资料,准备先查查账户流水,看看到底还有多少钱。 材料一点也不缺:潘先生妻子的身份证、能证明她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户口本、两位老人的死亡证明和户籍注销证明,一厚摞文件夹整整齐齐地装好。 夫妻俩跑了几家银行,前面都挺顺利,工作人员核对完资料,很快就打印出了老人生前、身后六个月的交易明细。 可到了另一个网点,麻烦来了。工作人员看了一圈材料,抬头说:“不行,材料不全,还得有继承证明。” 潘先生当场就愣了:“查个流水而已,又不是来取钱,别的银行都没要这个啊!” 可对方一点没商量余地,只说这是“规定”。 两天后,夫妻俩又跑去别的银行,想着换个地方也许能顺利点。 可没想到,答复一模一样,“要查就拿继承公证来”。潘先生越听越火,质问工作人员:“国家不是有新规吗?查流水不需要公证!” 对方却冷冷地回:“那您可以去仲裁、去法院。” 回家后,潘先生越想越气,干脆自己去查文件。 他一页一页翻政策文件,找到了《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6月1日刚生效。 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第一顺序继承人,凭身份证、死亡证明和关系证明,就能查去世前后六个月的流水。没有哪条说要继承公证。 “国家政策都摆那儿,他们还自加条件,这不是明摆着刁难人吗?”潘先生说,他和妻子为这事请了好几天假,跑腿、打车、打印材料花了一堆钱,心里更憋屈。 最后他实在忍不下去,找了媒体帮忙投诉,还要求银行赔偿200块的误工费和交通费。 结果,媒体刚一介入,态度立刻变了。 网点一开始还坚持“规定如此”,可几天后,10月13日,他们主动打电话给潘先生,语气180度大转弯:“您什么时候方便过来?不用补材料了,直接办。” 潘先生又好气又好笑:“这不是自打脸吗?前几天还说不行,现在又行了,说明一开始就是不想办。” 后来,上海银行总行也回应,说查流水只需要身份证、死亡证明和关系证明,继承公证那是取款时才要的。 虽然最后查到了流水,但潘先生心里还是不舒服。 这事儿看着是解决了,可细想真让人堵心。 国家出台便民政策,是为了让老百姓少跑腿,结果到了基层网点,却成了“内部规定”的牺牲品。 非得闹到媒体曝光,才肯按规矩办事。 要是没人帮忙,估计这笔流水还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 银行是干什么的?是给人办事、解决问题的,不是拿“规定”当墙堵着老百姓。 别让好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更别逼着老百姓靠曝光、靠舆论,才能办成一件本该顺利的小事。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江西民生广播
上海公交车司机跳楼自杀,听说是单位扣了他2000元工资,心里不舒服没上班领导算他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