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这个人可了不得!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的一则资产没收公告,

波览历史 2025-10-17 09:54:47

陈志这个人可了不得!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的一则资产没收公告,让祖籍福州连江的柬埔寨富豪陈志彻底站在了舆论风口。   被没收的12.7万枚比特币,按当时市值折算近千亿人民币,这不仅是美国司法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收缴,更撕开了一个跨国犯罪帝国的伪装。   这个曾被柬埔寨国王册封为公爵、常伴前首相洪森左右的"商业传奇",竟是操控全球电诈网络的幕后黑手。   陈志的发迹史,藏着政商利益与犯罪活动交织的秘密。38岁的他2009年从中国前往柬埔寨,2015年创办太子集团,短短四年就以50亿美元净资产跻身柬埔寨富豪榜前五。   外界看到的是他手握30家子公司、掌控1200万平方米土地的商业版图,是集团车库里占柬埔寨三成以上的劳斯莱斯,却没人知道这些财富的底色。   太子集团的房地产项目看似合法,实则是电诈园区的"遮羞布",那些被宣传为"高端办公楼"的建筑群,外围围着高墙铁丝网,内部则是囚禁受害者的"现代集中营"。   能把犯罪基地公然打造成商业地标,离不开陈志精心编织的关系网。   他深谙柬埔寨对投资和就业的需求,通过太子集团的项目解决了当地上万人的工作,还频频以慈善家身份亮相,捐建学校、设立奖学金,甚至为洪森操办生日宴。   这些投入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他不仅成为洪森的座上宾,更获得公爵爵位,成了极少数拥有柬埔寨贵族头衔的华人。   柬埔寨内政部此前一直表态"未发现太子集团存在不当行为",这种态度背后,是地方经济利益与犯罪网络的畸形捆绑。   直到美国出手冻结资产,当地官方才改口称"愿依法配合调查",立场的转变耐人寻味。   陈志最令人咋舌的,是他用技术手段构建的洗钱闭环。   他的团队设计了一套"喷射-漏斗"式操作,先把诈骗得来的资金分散到数千个比特币钱包,像洒水一样打乱来源,再通过混币服务和跨链交易,把零散资金重新汇集到自己控制的冷钱包里。   这种操作曾被认为难以追踪,却栽在了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上。   美国调查人员用链上分析工具,顺着公开的交易记录反向追溯,把看似无关的钱包地址串联成网,最终锁定了核心资产。   他们没有破解加密算法,而是通过国际协作拿到服务器权限,提取了存储私钥的介质,这才完成了资产没收。   这套洗钱系统支撑的犯罪规模触目惊心。太子集团在三十多个国家设有10个诈骗园区,受害者超过五十万人。   这些人被"高薪招聘"诱骗而来,护照被没收后被迫参与"杀猪盘",稍有反抗就会遭受殴打。诈骗所得通过虚假加密货币平台流入陈志的钱包,单日最高获利能达到3000万美元。   更可怕的是,陈志团队还留存着虐待受害者的影像资料,以此威胁他们听话,其残忍程度在起诉书里被详细披露。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讨论焦点逐渐超越了对陈志本人的谴责。有人疑问,为什么这样的犯罪帝国能在柬埔寨存在近十年,地方监管的纵容空间到底有多大。   也有人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双面性,它既被犯罪集团用来隐藏赃款,又因交易可追溯成了执法利器。   有网友提到,美国这次动用"对物诉讼"程序,就算陈志还在逃,照样能没收资产,这种执法模式是否合理值得探讨。   美国的执法行动虽打击了犯罪,却也引发了对"长臂管辖"的争议。陈志的骗局波及三十多个国家,受害者遍布全球,但资产处置主导权却集中在美国,未来赔偿如何分配仍是未知数。   这背后是美国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执法逻辑,虽然此次击中了犯罪要害,却也让其他受害国的诉求陷入被动。   目前,陈志仍在逃,他在伦敦的19处房产和洛杉矶的豪宅已被冻结,国际通缉令还在生效。   这场看似简单的"富豪落网"事件,实则暴露了跨国犯罪治理的诸多漏洞,政商利益的捆绑、加密货币的监管盲区,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深究。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美国司法部没收柬埔寨太子集团150亿美元比特币案浅析/史上最大金额加密货币没收2025-10-15 12:51·新浪财经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黄真人

黄真人

2
2025-10-17 10:40

美帝也干了件好事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