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解释,多拉黑》
人成长到二十多岁,身高就不会再有变化。
除非进行大规模的手术,比如断腿再生。但是会有终身残疾的可能。
人成长到三十多岁,认知也不会再有什么变化。
除非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比如破产。但是会有一蹶不振的可能。
这就是所谓「一个人叫不醒只能痛醒」的生理学原理。也是为什么,成年之后的关系,只能筛选出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非把一个人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摆在面前的,不可逾越的「生物墙」。
顺带一提,改变这件事,一个人的父母都不一定在其成长的过程里做到。因为这是基因天赋、静态环境和动态经历的化学反应。既有必然,也有偶然。
多亏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但也正是因此,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观点之争。
从男权女权的对立,到人生价值的选择。甚至一些极端的群体认为人类有几十种性别。
人类的群居性,导致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之间,把自己归类到某一个群体。
而任何一个群体都必然意味着一个可以识别的边界。
这个边界是依靠清晰的对比来显现的:对VS错;好VS坏;高级VS低级。
二元对立并不是一种道德选择,而是大脑的基本生理结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同样是那堵不可逾越的生物墙的一部分。
因此,在和人相处的过程里,你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说服的、循循善诱的技巧。
只需要遵循一种基本的原则:
少解释,多拉黑。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因为你无法跨越生物墙。因为说服他人最终只能彰显我们自身对人性的无知。
当然,拉黑不一定是实际的行动,还可以是在心理上保持的一个绝对不可逾越的距离。
静静的看着,不回应,不反驳。
因为你不该蠢到拿自己的头去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