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再披上法律外衣,还是海盗。近日,荷兰政府殖民基因复活,竟然公然剥夺中资企业安

文史啊旺 2025-10-16 15:49:14

海盗再披上法律外衣,还是海盗。近日,荷兰政府殖民基因复活,竟然公然剥夺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运营,明抢中方股东合法权利。这种劫掠行径,就是21世纪的西方海盗行为。 说起这事儿,得从头捋捋。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本来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底子厚实,专攻功率器件啥的,全球市场份额不小。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花了近268亿元人民币把它全资收购,那时候大家还觉得这是中企海外并购的典型案例,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补短板。收购后,安世营收稳步爬升,到2024年已经达到147亿元,净利润23亿元左右,毛利率37%,客户包括博世、大陆集团、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些大头。谁成想,六年过去,荷兰政府突然翻脸不认人,直接上手冻结资产,这不是典型的墙倒众人推吗? 事情发生在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对安世及其全球30个实体下手,冻结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布局和人员调整,全程一年。官方理由是“经济安全风险”,说担心关键技术会流向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威胁荷兰和欧洲的半导体供应链稳定。紧接着,10月1日,安世的三位外籍高管就跑到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要求启动调查和临时措施。10月6日下午开庭,7日下午就出裁决:暂停中国籍实际控制人张学政的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职务,任命一位法院提名的独立董事掌决定性投票权,把安世几乎所有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整个过程快得像预谋已久,荷兰这是头一回动用1952年的《商品供应法》,本来是战时管面包燃料的旧法,现在拿来对付中资企业,够讽刺的。 这背后,美国的影子晃得人眼花。法庭文件曝光,美国早在6月就给荷兰施压,说如果不换掉中国CEO,安世就可能丢掉对美出口豁免,面临严重管制。荷兰一看,夹在中美之间,赶紧选边站。结果呢?美国没直接上手,荷兰就成了马前卒,冻结价值300亿元左右的资产,明摆着是帮美国抢技术。安世的产品主要是成熟车规级芯片,技术门槛高,但中国早有国产替代能力,这冻结更多是政治牌,打击中企信心。荷兰政府还强调,这是“极为特殊”的决定,纯属“巧合”,没美国参与,可谁信啊?地缘政治偏见摆在那儿,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不动就拿来卡脖子,中企海外投资的寒蝉效应立马就来了。 中方反应不慢,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就发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直接卡住安世的供应链脖子。安世赶紧回应,说正在积极沟通,希望解除限制,但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13日在记者会上直言,这是个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歧视性干预,反对荷兰滥用国家安全名义。闻泰科技12日晚间公告,股价13日开盘就跌停,市值蒸发一大截,但公司表态清楚:绝不放弃海外资产,已启动一切法律和外交途径,包括行政复议、诉讼,上诉到荷兰最高法院。管理层还加速本土化布局,80%的产能早移到中国,现金流稳得住,2027年前预计有100亿元可用,覆盖债务不成问题。 这不光是经济纠纷,更是国际规则的拉锯战。荷兰作为欧盟成员,半导体产业依赖全球链条,但近年美欧联手筑墙,芯片法案一出,中企并购审查严上加严。安世案子暴露的问题尖锐:中企花真金白银买的资产,说没就没,股东权益谁管?张学政这CEO,本来是闻泰的灵魂人物,博士学历,主导过多项并购,现在职务暂停,等于变相赶人。荷兰部分外籍高管配合举报,说公司治理有缺陷,决策威胁急迫,这里面水深,内斗加外部压力,典型的地缘夹击。 从大格局看,美中博弈下,欧洲小国难独善其身。荷兰经济高度外向,依赖中国市场,壳牌在华有上千加油站、化工厂和LNG终端;联合利华年销50亿美元;ING银行服务千万客户。可现在,它选择迎合美国,冻结安世,等于自断臂膀。中国反制精准,不搞全面贸易战,就点对点回击,让荷兰尝尝滋味。长远来说,这会推高中企走出去的成本,鼓励回流本土,但也暴露西方双标:他们并购中国企业时,从不手软,现在轮到中方,就哭安全了。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86

用户15xxx86

2
2025-10-17 13:01

清算荷兰殖民账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