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

柳淮蕊 2025-10-16 11:52:56

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持有的7307亿美元美债,根本不是“说清空就清空”的白菜,这数据是美国财政部10月2日刚公布的,是7月份减持257亿美元后的持仓量,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不过中国从来都是“渐进调整”,而不是“瞬间抛售”,从2022年的1.05万亿美元降到现在,三年才减了三成,单月最大减持也就257亿美元,这叫战略调仓,而不是孤注一掷的豪赌。 真要是“今天清空”,先不说操作上根本不可能——美债市场再大,单日也吞不下这么大的量,而且中国自己的外汇管理部门首先就不会答应,因为这违背了“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储备管理原则。 咱们的外汇储备,同样也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可不能这么折腾。 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示,美国国债日均交易量就达到1.048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都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债在市场上流转。 7307亿美元看着多,但分摊到市场上,顶多是引起短期波动,“瞬间贬值”的可能性其实没那么大。 摩根大通早就分析过,中国减持对美债流动性的直接影响有限,真正的冲击是心理层面的,而非实际价值崩塌。 更关键的是,中国抛美债换回来的美元现金,也不是攥在手里等着贬值,而是用来支付进口能源、购买核心技术、开展对外投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用途,我们当然不会让它 “瞬间贬值变废纸”。 10月16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确实在跌,但这是长期趋势的体现,跟“瞬间清空”压根不是一回事。 在我看来最荒唐的,还是“清空美债出口企业就接不到一张订单”的说法,这完全是把中美贸易的本质搞反了。 2025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还高达2155.5亿美元,其中电子设备就卖了915.8亿美元,纺织服装305.9亿美元,这些不是靠美债“换”来的订单,是靠中国完整的产业链、性价比优势挣来的。 美国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大零售商,货架上41%的服装、72%的鞋子都来自中国,进美国本土产品得贵一倍以上,老百姓不买账,零售商得倒闭,他们敢不进中国货吗? 就拿7月份中国减持257亿美元美债来说,当时华尔街都慌了,特朗普48小时就派代表团来华面谈,求着别再减了,可8月份中国对美出口照样有360多亿美元,根本没出现“没订单”的情况。, 美国自己的财政赤字都37万亿美元了,每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他们更怕中国不买美债,哪敢拿订单报复。 咱们得看明白中国减持美债的真实逻辑,这根本不是“要跟美国撕破脸”,而是风险防控的理性选择。 美债实际收益率连续12个月为负,10年期美债收益率4.2%,扣除通胀后才1.3%,而黄金同期年化收益率有18%,傻子都知道要换。 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现在储备都7402万盎司了,一减一增之间,是资产配置的优化。 而且中国外汇储备里,美元资产占比已经从2015年的72%降到48%,早就开始多元化布局了,就算再减点美债,还有欧元、日元、黄金顶着,根本不会出现“手里全是贬值美元”的情况。 那些喊着“清空美债就完了”的人,要么是被西方的“美元霸权神话”吓住了,要么是故意忽视中国的战略定力。 2025年4月中国单日抛售120亿美元美债,30年期美债期货跌了2.3%,但中国出口当月还是增长了7.4%,这说明美债波动和出口订单压根没直接关联。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国家想搞“美债战”,也只能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 全球央行都在跟着中国减持美债、增持黄金,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同比涨了47%,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都降到58%了,早就不是一家独大了。 美国要是敢拿出口订单报复,中国大可以把对美出口的电子设备、纺织服装转向东南亚、非洲,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非洲出口就涨了56.4%,市场有的是,反倒是美国农民的大豆、能源商的液化天然气,少了中国订单就得烂在手里。 中国减持美债是“步步为营”,不是“孤注一掷”,每一步都算好了风险,既维护了资产安全,又没影响出口大局。 那些天天制造这种恐慌言论的人,不如好好看看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搞清楚谁才是真的“离不开谁”。 中国手里的7307亿美元美债,是资产不是包袱,是筹码不是软肋,怎么处置、何时处置,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更不会被这种荒谬的言论牵着鼻子走。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