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船舶的“入港费”前天正式生效,可执行规则一出来就让整个航运圈摸不着头脑

萧兹探秘说 2025-10-16 11:50:19

美国对中国船舶的“入港费”前天正式生效,可执行规则一出来就让整个航运圈摸不着头脑:一艘船可能要交几百万美元不说,连该不该交、交多少都得靠船东自己判断,负责监管的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连凑够人手处理这事都难。 先看这收费标准,简直是奔着“下重手”来的。中国公司拥有或者运营的船,得按每净吨50美元交钱,要是一艘几千净吨的货轮,光这一项费用就得掏几十万美金。中国造的船更麻烦,得算两笔账——要么按每净吨18美元算,要么按卸货的每个集装箱120美元算,最后还得挑金额高的那个交,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更让人犯怵的是,这钱还不是固定的,未来几年得一年比一年贵,照这个势头到2028年,每净吨的费用就得涨到140美元,到时候一艘上万吨的大船,光靠港一次可能就得交出上百万美元。 可规则难就难在“怎么算”上。美国压根没给个清晰的界定标准,比如什么样的船算“中国相关船舶”、集装箱数量该怎么统计,全凭船东自己琢磨。有船东吐槽,这哪儿是收费规则,简直是给人出难题,万一自己算错了,事后CBP还得追着追责罚款,到时候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更荒唐的是,规则定得这么复杂,执行的人却没凑够。按规定船只要在抵美前3个工作日通过平台缴完费,不然就扣船、不让装卸货,可现在CBP负责审核缴费信息的人手根本不够,不少船都快到港了,缴费信息还没人处理。港口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天咨询电话快被打爆了,船东们问怎么算费、找谁核实,他们也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让对方再等等。 其实这事儿从一开始就透着仓促。就在几天前,美国还因为中国的反制措施急着修改规则,把汽车运输船的收费从150美元一净吨砍到46美元,还紧急给天然气运输船加了豁免条款。现在这边刚改完,针对中国船舶的新规就草草落地,连最基本的执行能力都没跟上,活脱脱像“没准备好就匆匆开考”。 航运公司早把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明年光这一项成本就要多花32亿美元,其中中远海运一家就得扛近一半。这些成本最后肯定要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的,本来就没稳住的通胀,这下又得被添把火。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的造船业根本撑不起“替代方案”。美国造一艘船的价格是中国的4到6倍,想让船东改订美国造的船来豁免费用,根本不现实。到头来,这规则没伤到别人,反倒先把自己的航运圈搅得鸡飞狗跳:船东犯愁怎么缴费,港口忙乱着应对咨询,消费者还要为这笔“糊涂账”多花钱。 说好的要“重振美国海事产业”,结果拿出这么一套漏洞百出的规则——收费标准高得离谱,执行环节一塌糊涂。这哪是打压别人,分明是给自己添堵,估计用不了多久,美国又得像之前改汽车运输船规则那样,慌忙给这新规打补丁,毕竟真把航运公司逼急了,受损的还是美国自己的港口和市场。

0 阅读:0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