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籍犹太裔学者诺曼·芬克尔斯坦教授说,“如果你回顾下哈马斯执政期间的种种举措

颜冬白云 2025-10-16 11:11:43

著名美籍犹太裔学者诺曼·芬克尔斯坦教授说,“如果你回顾下哈马斯执政期间的种种举措就会发现,它尝试过外交手段,但是失败了;它尝试过依据国际法行事,也失败了;它还尝试过非暴力的公民抗争,它尝试了所有办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它应该怎么做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诺曼・芬克尔斯坦教授的这番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巴以问题里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落。这位著名的美籍犹太裔学者,没有站在非黑即白的立场上指责,而是抛出了一个扎心的问题:当所有和平途径都走不通时,该怎么办?   哈马斯执政这些年,其实一直在做不同的尝试。它曾放下对抗的姿态,主动寻求外交突破,想在国际舞台上为巴勒斯坦争取话语权。可现实是,多数西方国家要么无视,要么直接贴上 “恐怖组织” 的标签,连坐下来谈的机会都不给。   国际法本应是弱国的盾牌。哈马斯也曾试图依据国际法,向国际法庭提交诉求,希望通过规则维护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益。但国际法在强权面前,有时显得格外无力,那些本该主持公道的机构,要么沉默,要么被政治力量裹挟,最终诉求石沉大海。   非暴力公民抗争,是马丁・路德・金曾用过的有效方式。哈马斯也尝试过组织民众和平游行、抗议,用温和的方式表达诉求。可换来的不是理解与让步,而是以色列的强硬镇压,不少和平抗议者倒在了枪口下,非暴力的路也被堵死了。   有人会说,哈马斯可以继续妥协。可妥协的底线在哪里?这些年,巴勒斯坦的领土在不断被蚕食,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加沙地带的民众被困在封锁中,连基本的水、电、粮食都成了难题。再妥协,难道要放弃所有生存空间吗?   国际社会的态度更让人寒心。欧美国家一边高喊 “人权”“自由”,一边对以色列的定居点扩张、军事行动视而不见。联合国的决议一次次通过,却从未真正落地执行。巴勒斯坦人像是被遗忘的群体,他们的苦难,成了国际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芬克尔斯坦教授的问题,其实是在叩问整个国际社会的良知。当一个群体尝试了所有被认可的和平方式,却依然看不到希望时,外界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们的选择?难道就因为他们弱小,就该默默承受不公吗?   当然,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它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仇恨。哈马斯的一些行动,确实造成了无辜民众的伤害,这一点无法否认。但我们更该思考,是什么把他们逼到了这一步?是长期的压迫、无望的处境,让和平的希望一点点被磨灭。   巴以问题的根源,从来不是简单的宗教或民族矛盾,而是土地的掠夺、权益的剥夺,以及国际社会的双重标准。以色列有生存的权利,巴勒斯坦人同样有。可现在的情况是,一方的安全建立在另一方的苦难之上,这样的平衡,注定不会长久。   芬克尔斯坦教授作为犹太裔学者,敢于说出这样的话,需要极大的勇气。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站在公平的角度,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他的疑问,不仅是在问哈马斯该怎么做,更是在问国际社会该如何行动,问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国家,是否真的愿意为和平付出努力。   如今,巴以冲突还在持续,每天都有生命消逝,每一次爆炸,都在加深双方的仇恨。如果国际社会依然保持沉默,依然奉行双重标准,那么芬克尔斯坦教授的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也只会一直延续下去。   解决巴以问题,需要的是真正的公平与正义,是国际社会的切实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敷衍的决议。只有让巴勒斯坦人看到和平的希望,让他们的权益得到真正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否则,无论哈马斯做出何种选择,冲突的循环都难以打破。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颜冬白云

颜冬白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