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首富到饿死门房:盛家42年兴衰录1916年,晚清“中国商父”盛宣怀病逝,

地主老骆 2025-10-15 07:56:22

从晚清首富到饿死门房:盛家42年兴衰录

1916年,晚清“中国商父”盛宣怀病逝,留下堪称“天文量级”的遗产——后世估算超百亿元,仅可计量的白银就达1300多万两。他在遗嘱中明确,半数家产用于慈善,还严诫子孙守本分、戒奢靡,莫要铺张浪费。

这位商业传奇虽科举仅中秀才,却凭超凡眼光与能力缔造庞大商业版图:1870年投身李鸿章麾下后,借洋务运动东风,首创“官督商办”模式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接手后不仅扭亏为盈,更在价格战中挤出美国公司;他涉足轮船、矿产、纺织、电报等领域,还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难能可贵的是,他秉持“以企带校”理念,每办一家企业必配套建学校,为近代工业化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这份家业却在其子盛恩颐手中迅速败落。盛恩颐留过洋、娶名门闺秀,初期也参与过汉冶萍铁矿和上海图书馆建设,看似靠谱,实则沉迷享乐、挥霍无度:嫌马车慢,买下上海第一辆进口跑车;看戏必包下整座戏院;一场赛马赌博,就输掉能买20间沿街商铺的钱财;拍卖会上看中异域花瓶,出价直接是市价十倍,还称“盛家做事从不讨价还价”。

抗战爆发后,盛恩颐更突破底线,打着慈善幌子勾结日本人倒卖毒品,将家族资产变为日伪资源。抗战胜利后,他因通敌罪被清算,家产全部充公。新中国成立后,他只剩留园一角栖身,亲友避之不及,子孙也各奔东西。1958年寒冬,他蜷缩在自家破旧门房,屋内无炉火、无饮水,最终因腹中无粒米活活饿死,邻居叹其屋“连只老鼠都不来”。

从首富之子到饿死街头,仅隔42年。盛宣怀一生的商业成就,终究抵不过对儿子教育的失败,也印证了“留财不如留才”的深刻道理。

​信息来源:《盛宣怀诞辰180年︱盛氏遗产的归宿与族产制度的近代转型》,2024-11-11 11:33·澎湃新闻

0 阅读:73
地主老骆

地主老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