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进北大,看似只是一个演员的校园行,实则是央视与教育部联手下的一盘大棋。 从“可能现身”的模糊嘉宾到“全程随队”的官方讲述人,这身份的转变,信号太强了。 这并非一时兴起。 回看半年前的电影连播,那不是简单的预热,而是一次用收视数据提交的“安全背书”。 如今,活动正式纳入教育部“高校文化振兴”专项经费支持,意味着这不再是频道自身的品牌活动,而是国家级的青年文化引导项目,一个完整的政策闭环已然形成。 这套“先数据验证,再行政认可,最后资源匹配”的组合拳,几乎为“流量”如何被主流接纳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范本。 那么问题来了,这究竟是流量的胜利,还是主流叙事的成功迭代?
大学校园里的标语也太好笑了
【1点赞】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啥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