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如果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会更早 默克尔谈俄乌冲突:

友爱百香果 2025-10-14 16:58:09

默克尔:如果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会更早 默克尔谈俄乌冲突:2008年阻止乌入约,避免冲突提前爆发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近期多次公开表态,核心观点直指乌克兰加入北约与俄乌冲突的关联性——若2008年未阻止乌克兰获得北约成员国地位,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或将更早发生。这一说法源于她对欧洲安全格局与俄罗斯战略关切的长期判断,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北约东扩、俄乌冲突根源的再讨论。 核心立场:2008年否决决策的合理性辩护 默克尔的观点并非首次提出,其核心逻辑可追溯至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当时,她与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联手反对给予乌克兰“成员国行动计划”,明确认为此举会被俄罗斯视为“宣战”信号。在2024年出版的回忆录《自由》中,她进一步阐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诉求必须与整个军事联盟的安全关切相平衡,而当时接纳乌克兰无疑会直接触碰俄罗斯的战略红线。 她在2025年10月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补充称,2008年的否决决策并非“绥靖”,而是为欧洲争取了缓冲时间。事实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长期明确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多次警告此举将对欧洲安全产生“非常负面”后果并引发“严厉回应”,这一立场成为默克尔判断的关键依据。 争议焦点:各方对“冲突延迟论”的分歧 默克尔的表态迅速引发多方回应,支持者与反对者立场鲜明: • 支持视角:部分观点认为,2008年的决策客观上为乌克兰争取了军事准备时间。2014年时乌军装备远逊于当下,若彼时爆发冲突,其抵抗能力更弱,损失可能更为惨重。默克尔也透露,2015年《明斯克协议》的核心作用之一便是为乌克兰赢得转型与军备强化的窗口期,这与2008年阻止其入约的逻辑一脉相承。 • 反对声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驳斥这是“误判”,认为该决策助长了俄罗斯的嚣张气焰,并未从根本上避免战争,反而让乌克兰陷入战略真空。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更是强烈反弹,指责默克尔将责任转移,其执政期间对俄能源依赖政策才是“纵容冲突”的关键。 深层背景:北约东扩与欧洲安全困境 默克尔的言论本质上触及了冷战后欧洲安全格局的核心矛盾——北约东扩与俄罗斯战略空间压缩的冲突。自1999年以来,北约先后多轮东扩,2023年芬兰、2024年瑞典的加入使其边界直接与俄罗斯本土接壤,莫斯科对此高度敏感并部署了战术导弹系统予以反制。 尽管默克尔在最新表态中相对淡化北约东扩的“导火索”作用,转而强调欧盟内部协调失败、新冠疫情中断外交等因素的影响,但她始终承认,2008年阻止乌克兰入约的核心考量是避免直接激化与俄罗斯的对抗。这一决策折射出欧洲在“维护盟友诉求”与“规避地缘冲突”之间的艰难平衡,也成为解读俄乌冲突深层诱因的重要线索。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友爱百香果

友爱百香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