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瘾”背后:一场难以为继的美国霸权保卫战 特朗普政府屡次挥舞关税大棒,表面是应对贸易逆差,实则是试图以单边手段维护美国在经济、军事、能源领域的霸权,但其策略已陷入自我矛盾。 1. 经济虚火:转嫁国内矛盾 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通胀压力未消。加征100%关税将直接推高日用品价格,重复2018年关税战中92.4%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悲剧。此举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加剧中小企业困境,甚至可能将美国企业挤出亚洲市场。 2. 军事命门:稀土供应链的脆弱性 中国对稀土技术及衍生品的出口管制,直击美国军工软肋。F-35战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等高端装备严重依赖中国稀土材料与技术,美军83%的雷达系统和91%的导弹制导模块受制于中国供应。若断供,美军装备体系或面临停摆风险。 3. 能源自主:光伏产业的反噬 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加税至50%,拟进一步提至100%,但其本土电池产能缺口达37GW,成本比中国高20%以上。强行脱钩将拖累美国能源转型,导致光伏项目成本飙升,反而阻碍其清洁能源目标。 短评结语: 关税战术本质是霸权焦虑的体现。中国通过稀土管制、市场多元化(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2%)、产业链升级,已构筑反制壁垒。美国若执意升级冲突,只会加速自身通胀爆发、军工停滞与能源转型受阻——“极限施压”的终点,或许是霸权体系的自我瓦解。 美国究竟能否在稀土、光伏等领域摆脱对华依赖?高关税是护盾还是枷锁?
不止光刻机!美给荷兰撑腰了,10月21日,彭博社报道,特朗普警告东方大国不要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