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的观感都变了!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瑞士《新苏黎世报》表示,中国的反制让美国陷入了无牌可打的窘境!10月13日,瑞士《新苏黎世报》刊文表示,中国再次在对手疲惫时使出了杀手锏,而特朗普的回击显然也在北京的预料之中。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几天前宣布收紧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无疑是出乎意料的。 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后搞的贸易战,早就让美国自己陷进了没法摆脱的疲惫里。从2025年2月拿芬太尼问题当理由加征关税开始,美国一步步把对华关税抬到了145%,可这种“关税万能”的想法并没像他们想的那样重建美国制造业,反而给自家经济留下了麻烦。 美股半个月就没了超过4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14%的GDP规模,家电、汽车、医疗用品全都涨价,逼得消费者开始囤货,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连着下调了经济增速预期,把2025年美国GDP增速分别降到1.5%和1.7%。 更尴尬的是,美国还先后把50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放进“实体清单”,想堵死我们的技术路,结果发现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能力早就不是以前那样了,这种封锁反而像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 美国半导体企业因为丢了中国市场的订单,营收开始下滑,军工产业链也因为关键材料供应的担心老出问题。这种自己耗自己的博弈,正好让《新苏黎世报》看到了“对手疲惫”的真实情况。 就在美国被贸易战拖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中国在10月9日通过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公告,拿出了稀土管制措施,这成了精准打中美国要害的“杀手锏”。 这次管制绝不是临时想出来的应急反应,而是根据《出口管制法》搞的制度性反制,直接对准了美国产业链最脆弱的地方。 公告里明确把钬、铒、铥、铕、镱这些中重稀土都放进管控范围,不光有金属原矿,还包括钬铜合金、铒光纤材料、铕发光材料这些深加工产品,甚至连相关的生产技术也得经过审查。 管得更严的是,海关还要求出口商必须在报关单上写清楚管制编码,对那些参数差不多的产品得详细申报,从根上堵死了靠“第三国加工”躲开管制的空子,这也正是中国政法大学史晓丽教授说的“防范规避行为”的实际做法。 对美国来说,这种覆盖全产业链的管制之所以“出乎意料”,根本是他们之前只盯着表面的关税对抗,没看到中国在战略资源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美国的窘境其实早就藏在国防采购软件公司Govini的研究里了,美军武器系统里有3/4的关键部件都要靠中国出口稀土。不管是导弹制导系统用的永磁材料,还是隐形战机的热屏蔽涂层,或是雷达的晶体元件、核潜艇的储氢材料,几乎每一件尖端装备都离不了这次被管制的稀土。 更别说美国一直惦记的半导体产业,管制清单里的铒光纤材料、钬晶体材料,正好是研发高端计算机芯片的核心原料,逐案审查的要求让美国芯片企业随时都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 最让美国着急的是,他们想开辟的“替代渠道”刚有点苗头就垮了,之前有外媒炒巴基斯坦给美国供应稀土,可中国外交部在10月13日明确说了,巴方展示的只是宝石原矿,所谓“借道第三国”根本就是没影的事。没有能替代的来源,库存又撑不了多久,美国军工和科技产业一下子就陷进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更要命的是,美国手里早就没什么能用来反制的牌了,过去一年,特朗普政府把能想到的办法几乎都试了。 《新苏黎世报》说透了关键,特朗普这次的反击明显也在北京的预料里,无非就是重复“加征关税”“威胁制裁”的老办法,可这些手段早就被证明是双刃剑,只会让美国国内的通胀更高,让本来就压力大的企业更难。毕竟在稀土这种战略资源面前,关税壁垒根本没用,实体清单也够不着。 西方媒体看法变了,本质上是清楚认识到“美国霸权不管用了”。《新苏黎世报》的评论不是特例,而是越来越多西方媒体的共识,他们看到中国的反制一直保持着“克制里的精准”。 不像美国那样随便用单边措施,而是根据国际法完善管制体系,既保护自己的安全,又尽到防扩散的义务;还看到美国说的那些“贸易战优势”根本就是空中楼阁,现在产业链绑得这么深,想靠霸权打压对手,最后只会让自己陷进没牌可打的困境里。 从夏威夷误报核危机时人们的慌乱,到澳门回归后秩序的重建,历史早就证明,靠施压和封锁是走不通的,只有尊重规律、平等对话才能找到出路。而中国这次用稀土反制给出的答案,正在被越来越多西方媒体看懂。
西方媒体的观感都变了!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瑞士《新苏黎世报》表示,中国的反制让美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4 14:10:06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