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欧盟突然宣布了! 2025年10月13日,欧盟决定,申根区启动新的数字边境管理系统EES,届时将不再通过人工核验护照入境,而是采用电子登记的方式入境。 听着像是边境管理的“数字化升级”,但仔细琢磨下,这事儿从筹备到落地全是仓促和隐患。所谓的EES系统,说白了就是给非欧盟公民建个电子档案,首次入境得在自助机上扫护照、拍人脸、录指纹,之后每次出入境都自动记录时间地点,彻底取代以前的护照盖章。欧盟说这是为了防逾期滞留、查身份造假,听着挺合理,可实际操作起来全是窟窿。 最让人头疼的是准备不足的问题。这系统七年前就定了要搞,却拖到现在才上线,还被德法荷这些大国吐槽“没准备好”。这三个国家要承接40%的旅客流量,却连全国性的最终测试都没做完,核心的中央计算机系统稳定性都没达标。就这么急匆匆推出来,难怪机场和航司全在预警,说边境排队时间可能直接翻倍,搞不好整个欧洲的航空网络都得瘫痪。 对咱们中国游客来说,麻烦更是实实在在的。以前拿着申根签证递护照盖章就行,现在首次入境得多出一整套流程。自助机操作对年轻人不算难,但不少中老年游客本就对电子设备不熟悉,加上语言不通,很容易卡在机器前耽误时间。欧盟自己也提醒,系统刚上线肯定要排长队,建议比平时多留1小时通关时间。这对赶中转航班的人来说,简直是凭空多了层误机风险。 更关键的是生物信息的安全问题。系统要存下每个人的指纹和人脸数据,虽说欧盟嘴上喊着“保护数据安全”,但这么庞大的个人敏感信息集中存储,本身就是个隐患。之前欧洲不是没出过数据泄露事件,万一这些生物信息被黑客盗取,后果可比丢个身份证严重多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这系统对长期往返欧洲的人影响更大。比如那些持有欧盟居留的中国人,以前离境天数靠人工记录还能有缓冲,现在系统自动计时,只要超过规定天数就直接标记异常,搞不好居留卡都得失效。欧盟说是为了规范居留管理,可这种“一刀切”的机械记录,完全没考虑有人可能因为突发疾病、航班取消等特殊情况延误返程,一点灵活度都没有。 最讽刺的是,欧盟号称这系统能“优化通关效率”,但过渡期的安排乱得一塌糊涂。系统10月13号启动,却要花六个月才全面覆盖所有口岸,这段时间里有的地方用电子登记,有的地方还留着人工盖章,旅客根本搞不清到哪个国家该走什么流程。更不合理的是,明明可以开发提前在线注册的功能让旅客少跑腿,欧盟却偏要等到口岸现场才采集信息,这不就是故意制造拥堵吗? 所谓的“数字化革新”,本质上更像一场仓促的面子工程。明明有足够的时间测试系统、完善功能,却非要赶在既定日期强行上线;明明能通过更人性化的设计减少旅客麻烦,却只顾着追求“全电子”的形式。旅客要为系统的不完善买单,花更多时间排队、担更多信息泄露风险,而欧盟只需要对外宣称“完成了边境管理升级”。 护照上的盖章没了,不仅少了份旅行纪念的仪式感,更没换来应有的便利和安心。这场看似先进的改革,说到底还是把管理成本转嫁给了普通旅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盟海关新规 申根 申根护照 欧盟国家签证 申根欧盟 申根电子签 欧盟数字法规
果不其然, 欧盟突然宣布了! 2025年10月13日,欧盟决定,申根区启动新
追风小小四
2025-10-14 10:05:11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