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口价”,网约车驶向何方?

大皖新闻 2025-10-14 08:41:27

#多地叫停网约车一口价模式#【#网约车低价竞争损害司机权益#】近日,陕西西安、江西鹰潭、河南开封、广东清远等地相继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模式,引发关注。

这一举措,是对网约车市场无序竞争的及时纠偏,也是对司机劳动价值的尊重与回归,背后折射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便捷乘客与保障劳动者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口价”订单曾以其价格固定、预期可控等特点受到青睐。乘客设定目的地后,系统根据预估里程、时长、路况给出固定价格,无论实际路况如何均按此结算,规避因堵车、绕路导致费用上升风险。

然而,这种模式的代价却主要由司机承担。在“一口价”模式下,司机面临着“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的窘境。有司机抱怨:“‘一口价’的单子比正常单价低,而且不给司机跑单时长费。”特别是在高峰堵车时段,接“一口价”订单反而让司机得不偿失。因此,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短期的“价格战”,部分成本实际上转嫁给司机,导致他们“多劳不多得”。

平台之所以热衷推行“一口价”订单,根源在于网约车市场已从蓝海转向红海。在多地发布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的背景下,平台为维持增长,不得不通过各种低价策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但这种以牺牲司机利益为代价的竞争策略,既不公平也难以持续。

应当强调,叫停“一口价”订单只是第一步,平台与司机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更需要重构。有司机透露,部分平台在减少“一口价”订单同时,通过月底返利形式调整抽佣比例,此举仍非长久之计。

构建透明、合理的定价与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治本之策。平台应建立公开透明的定价与抽佣机制,将抽佣比例与提供的服务相挂钩,形成明晰清单。例如,导航技术服务占比多少、保险服务占比多少,各项服务的收费标准都应明确,让司机放心跑、乘客放心坐。

同时,平台应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通过模式创新开拓多元市场。可鼓励智能调度、拼车优化,支持中高端车型、场景化出行等定制服务,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实现差异化竞争。

监管部门应创新监管思路,从“两证管理”转向职业规范建设。比如,不断优化网约车司机的职业待遇。在规范低价竞争同时,也要引导平台合理管控司机、车辆数量,避免无序扩张。这就要求司机主动适应行业变革,积极关注政策动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赢得市场认可。

叫停“一口价”,让多劳者多得,是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构建起乘客、司机、平台三方共赢的长效机制,才能让共享经济的初心真正落地——便捷公众出行同时,让劳动者付出获得应有回报,推动行业行稳致远。(安徽时评)图片系AI制作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