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美国海关私吞了中国女人行李箱里面的6800美金,她却开心地笑了。谁也想不到,海关这一举动,让美国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这女人可不是一般人,她叫林兰英,一位即将改变中国科技版图的顶尖科学家。 林兰英的倔强,打小就刻在骨子里。 1918年出生在福建莆田的名门望族,可“女孩”的身份让她从出生就不被期待。7岁那年,为了求母亲允许上学,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绝食近3天,硬是从“重男轻女”的旧观念里拼出一条求学路。 1936年,当同龄女孩纷纷准备嫁人生子时,她拒绝所有提亲,成了莆田第一位女大学生,母亲卖掉戒指才凑齐她的学费。这份对“可能性”的执着,后来贯穿了她的一生。 1948年,林兰英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凭借过人天赋,她很快在数学领域崭露头角,拿到美国大学荣誉学会的金钥匙,还收到芝加哥大学的深造邀请。 可彼时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她彻夜难眠,果断放弃数学改学固体物理——她清楚,贫穷落后的祖国更需要能落地的硬核科技。 1955年,她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位中国女博士,随即进入索菲尼亚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一年之内三次加薪,成了半导体领域炙手可热的人才。 美国当局早就盯上了她。得知她想回国,先是许以十万美元年薪和绿卡,见她不为所动,又干脆暂停票务售卖,限制她的人身自由。 林兰英借着母亲病重的由头申请回国,反复周旋才拿到一张不记名船票。出发前,她做了个冒险的决定:把实验室里100克硅单晶和500克锗单晶装进两个药瓶,又把6800美金——自己在美国多年的全部积蓄——故意放在行李箱夹层。 旧金山海关的搜查果然凶狠,行李被翻得底朝天,钞票掉出来的瞬间,海关人员的眼睛都亮了。 他们以“携带违禁品”为由没收了美金,还威胁只要留下钱就还她。可当目光扫过那两个不起眼的药瓶时,林兰英故意提高声音:“那是我母亲的救命药!” 工作人员随便嗅了嗅,掂着钞票就放了行。登上轮船,她握紧药瓶才敢大口喘气,那点积蓄比起怀里的半导体材料,根本不值一提——那些晶体在当时价值二十多万元,是中国科研的“种子”。 回国后的林兰英没歇脚。她发现国内半导体研究一片空白,连拉制硅单晶必需的氩气都没有,西方还在搞禁运。 她想出抽真空替代氩气的法子,把在美国发明的籽晶保护罩技术用上,1958年末就拉制出中国第一根符合标准的硅单晶。 1961年,她带队研制出硅外延材料,让军用雷达和测量仪器精度大增,直接服务于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后来,她又攻克砷化镓单晶技术,这项成果几十年后成了中国空间站太阳能翼的核心技术基础。 美国的后悔来得不算晚。1977年,得知林兰英在特殊年代受了委屈,美国联邦调查局特意通过朋友邀请她赴美定居,还派来美籍华裔夫妇游说。 林兰英的回信斩钉截铁:“20年前我毅然回国,现在更不会走。”他们终于明白,当年扣下的那点美金,换走的是能撑起一个国家科技脊梁的人才。 那些被带走的晶体,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起点,她培养的吴德馨、王占元等学生,后来都成了中科院院士。1980年,中国银行出面交涉,那笔被私吞的美金终于被追回,可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失去的先机,再也追不回来了。 林兰英用一生证明,真正的顶尖人才,从来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美国海关眼里只有钞票,却看不见科学家心中的家国分量,这才是他们付出的最沉重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BBC中文网今晚(10月13日晚)写道:“荷兰政府周日表示,已作出‘极为特殊’的
【144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