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介石得知国民党黄维特赦的消息时,立刻请他来到台湾,不仅补发他被俘27年的中将军饷,还恢复了他的名誉。然而,蒋介石不明白,黄维已经不是当年黄维,他的做法让人大吃一惊…… 黄维1904年出生在江西贵溪一个普通农户家,早年求学时接触革命思想,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他参加北伐战争,当连长时打仗卖力,表现出色。后来进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军事理论,1930年后升团长、师长,一步步往上爬。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他带部队打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1938年转战武汉保卫战,组织防御。1944年去缅甸参加反攻,指挥部队推进,这些仗里他负责调动和阵地布置。战后他升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成了蒋介石的嫡系。 1948年,黄维当上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长官,淮海战役时率部北上增援黄百韬兵团。侦察发现北、西、南三面有解放军,下属建议改道和李弥部队汇合,他死守原命令,继续北上,结果部队陷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他下令就地防御,打阵地战。11月25日,弹药用光,他被俘,送到解放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刘昌毅接待他,他却抱怨解放军胜之不武,说耍诈。刘昌毅觉得这武德论可笑,战争就是为赢。 黄维被俘后送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他对教育抵触,不写检讨,不学理论,还留国民党时期胡须,说不在监狱剃。和其他战犯关系差劲,宋希濂在会上点名批他胡须,他被迫剃掉。董益三当小组长,发现他用书页擦手,报告上去,他写检讨用诗句讽刺董益三,董益三扇他耳光。文强劝他和廖运周和解,他不理。妻子蔡若曙探望,劝他为家人配合,他沉默不语。首批特赦名单有他,周恩来点名要赦,管理所和战犯反对,名单取消。他后来承认这决定对,因为他表现差。 黄维改造初期思想顽固,不服从管理,一身五种结核病,经四年治疗才好。他常说挑衅话,做挑衅事,与人关系紧张。直到1975年3月19日,最后一批特赦发布,这基于指示,释放所有在押人员。他比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晚16年出狱。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激动,派人邀请他去台湾,补发27年中将军饷,恢复军衔名誉。这在两岸关系微妙时,有政治意味,向大陆发信号。黄维收到邀请,选择留在大陆,说不想负任何一方,他的命是共产党救的。 黄维特赦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和文史专员,从事军史资料整理。1976年他参与守灵活动。1985年11月,重访抚顺战犯管理所,拒绝住宾馆,坚持住旧监室一夜。1987年夏,随政协小组去南岳,回忆淮海战役细节。80年代初,军队出书以国民党观点看淮海战役,他提供材料,但坚持己见,不改固执性格。政协收到匿名投诉,说他顽固,不配批邓小平,他有机会解释后,继续工作。 1989年,黄维计划访问台湾,国民党劝他留下,许诺高薪补发薪水,他拒绝,用七个字“我不想负任何一方”回绝。3月20日,他在北京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5岁。去世前,他研究永动机,继续固执追求。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4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