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套路早就让全世界人民给看清楚了,他忽左忽右,忽软忽硬,一切的变化实际上都是为了他自己牟利。 特朗普的套路,早被全世界看得明明白白。所谓的忽左忽右、忽软忽硬,哪里是什么谈判技巧,分明是围着自己的钱袋子打转,把总统的政策制定权变成了炒股的工具。 上周,中方出台更严厉的稀土管控令,特朗普立刻炸了锅。他对着镜头唾沫横飞,扬言要对中国商品加征超过100%的关税,那架势仿佛下一秒就要掀翻谈判桌。这番狠话一出,美股立马上演了一场“自由落体”。 周五当天,道指暴跌1.9%,纳指重挫3.56%,标准普尔指数狂跌2.71%,三大指数齐刷刷创下4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更触目惊心的是,苹果、微软等七大科技巨头,一天之内就蒸发了7700亿美元市值,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年GDP。 市场里一片哀鸿,投资者抱着电脑屏幕叹气,连街头的出租车司机都在议论:“中美这是真要脱钩了?”特朗普大概以为这招“极限施压”能让中方服软,可他万万没料到,这次中方的态度比钢铁还硬。 眼看硬的行不通,剧情突然反转。仅仅两天后的周日,他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画风一转,连发三条帖子安抚人心:“大家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字里行间满是之前没有的温和。 更有意思的是副总统万斯,几乎同时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放话,“希望中方选择理性之路不要对抗”。总统唱红脸,副总统唱白脸,这出双簧演得倒是默契。 可美国金融圈早就把他的底细摸透了,还给这种操作起了个专属名词——TACO。这可不是指墨西哥卷饼,而是华尔街人私下发明的“专业术语”,用来形容特朗普这套“威胁-暴跌-松口-反弹”的固定戏码。 先挥舞关税大棒制造恐慌,把市场砸下去;等股价跌到位了,再立马松口说“给时间谈判”,等着市场反弹回血。一跌一涨之间,正好完成“逢低建仓、逢高抛售”的波段炒作,赚的就是这波差价。 这种套路早不是第一次上演。之前他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吓得欧洲股市大跌,可没几天就宣布推迟征税,给谈判留时间,股市立马反弹;对加拿大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转头又暂停一个月,让市场跟着坐过山车。 有分析师统计,光是2024年,他就靠这套手法在股市里收割了至少三次。特朗普自己还嘴硬,说这叫“谈判艺术”,可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这哪里是什么艺术,分明是拿着国家权力开“内幕交易”的后门。 最讽刺的是,当记者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问起TACO这个词,特朗普居然装作从没听过,气得跳脚反驳:“这叫临阵退缩?这是谈判!” 他大概忘了,自己前阵子刚把对华关税从145%降到100%,转头又说80%“似乎更合适”,活像在跟自己讨价还价。 更可怕的是,他赌上的是整个美国的国家信用。总统的每句话、每项政策,本该是市场稳定的“定海神针”,可在特朗普手里,却成了搅动市场的“搅屎棍”。企业不敢轻易投资,生怕政策朝令夕改;普通民众的养老金、储蓄金,跟着股市上蹿下跳,一夜之间可能缩水大半。 有美国网友吐槽:“我妈买的基金,跟着他的关税政策跌了又涨,最后算下来,钱没赚到,心脏病快吓出来了。” 加拿大BCA研究公司的分析师甚至说:“TACO交易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千万别告诉特朗普,不然他耍脾气不按套路来,大家都没得赚。” 可特朗普哪里管这些。对他来说,只要自己的钱包鼓起来,美国的国家信用算什么?市场恐慌算什么?普通民众的损失又算什么?他从商人摇身一变成总统,却从没放下过商人的算盘,反而把白宫当成了自己的“私人交易室”。 之前就有媒体曝光,每次他放出关税威胁前,其家族企业的股票账户都会提前清空;等他松口后,又会悄悄加仓,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这种“权力炒股”的吃相,连不少美国政客都看不过去,直言“这是对总统职位的亵渎”。 现在的华尔街,已经把TACO操作当成了公开的秘密。有基金经理甚至推出了“特朗普政策追踪基金”,专门跟着他的嘴炒股。可随着套路越来越透明,效果也在打折扣。 瑞银集团的分析师就提醒,当所有人都知道威胁后会松口,市场反弹的力度就会越来越弱,最后可能玩砸。毕竟,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美国的国家信用更是经不起这样反复消耗。 想想都觉得荒诞,堂堂超级大国的总统,不好好治理国家、改善民生,反而整天琢磨怎么靠政策波动“炒股致富”,活脱脱一个拿着国家信用下注的赌徒。那些被股市套牢的普通民众,那些因政策反复不敢扩产的企业,都是这场赌局里无辜的牺牲品。 特朗普还在嘴硬说自己在“为美国谋利”,可他谋的从来不是美国的利,而是自己的私利。当国家信用成了可随意透支的筹码,当总统权力成了炒股的工具,这样的美国,还能撑起所谓的“领导地位”吗?答案,恐怕早就写在了一次次股市的涨跌和民众的失望里。
特朗普的套路早就让全世界人民给看清楚了,他忽左忽右,忽软忽硬,一切的变化实际上都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3 23:28:32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