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河南民权,男子自驾返程,顺路捎了位女子。对方付230元,突然,他把车费退还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13 21:47:18

10月河南民权,男子自驾返程,顺路捎了位女子。对方付230元,突然,他把车费退还给女子。只因女子的丈夫去世了,把两个孩子留家里,女子一个人外出打工赚钱,他觉得太苦了,真的是不容易。 2025年,李大哥在宁波的工地宿舍整理行李。翻出一个皱巴巴的帆布包,是去年捎带的女子留下的。包里没别的,只有半盒没吃完的饼干和一张便签。 便签上写着“谢谢大哥,孩子的新书包买了”,字迹歪歪扭扭。李大哥捏着便签笑了,想起几天前国庆返程的那个早上。   2025年10月7日,天还没亮,李大哥就从民权老家出发。车子刚上高速,顺风车群里有人发消息,说要去慈溪。他私聊对方,说顺路,车费给230就行,够油钱就好。 对方很快回复,说在民权西出口等,带着两个大塑料袋。李大哥到的时候,看见一个穿深色外套的女子站在路边。   女子见他来,赶紧把塑料袋拎过来,里面是几件旧衣服。“大哥,麻烦您了,这一路得走六七个小时吧?”她问。李大哥点头,帮她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女子上车就从口袋里摸出230元,递到他面前。“先给您钱,省得等会儿忘了。”她的手有点抖,指甲盖里有泥。   她把钱放在中控台上。车子开了半小时,女子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声音一下子软下来:“妈,孩子醒了吗?”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她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知道了,我到了就给您打视频。”挂了电话,她赶紧抹眼泪。   李大哥从后视镜里看见,没好意思多问。又开了一段,女子主动开口,说丈夫去年冬天走了。“胃癌,治了半年,花光了所有积蓄。”她声音很轻。 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中,小的刚上幼儿园。“地里的收成不够花,只能出来打工,在电子厂拧螺丝。”   李大哥听着,心里有点酸。他想起自己在老家的妹妹,也是一个人带孩子。“饿不饿?我这有面包,你吃点。”他从包里拿出面包。 女子摆手说不饿,却还是接了,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我家孩子也爱吃这个,就是有点贵,平时舍不得买。”   车子快到杭州湾大桥时,女子的手机又响了。是她大儿子打来的,说妹妹想妈妈,一直在哭。“让妹妹接电话,妈妈跟她说两句。”女子对着电话说。 电话里传来小女儿的哭声:“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女子忍着眼泪,说:“乖,妈妈挣了钱就回去陪你。”   挂了电话,女子看着窗外,没再说话。李大哥看着她,突然觉得手里的 230 元格外沉。快到慈溪时,李大哥把车停在服务区。他从钱包里拿出 230 元,走到后座递给女子。 “大哥,您这是干啥?说好的车费不能少。” 女子赶紧摆手。“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这钱你拿着给孩子买文具。” 李大哥说。女子不肯收,李大哥硬把钱塞进她的帆布包,转身就上了车。 女子上车后,眼眶红红的,没再说话。到了电子厂门口,女子下车前,把保温桶里的鸡蛋都倒给了李大哥。“大哥,您拿着吃,别嫌弃。” 她拎着行李,站在路边挥手。 李大哥开车走了,从后视镜里看了很久,直到女子的身影变小。后来,李大哥收到一个快递,是民权寄来的。打开一看,是一箱苹果,还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大哥,我发工资了,这是家里种的苹果”。李大哥给女子发消息,说苹果很好吃,让她照顾好自己。女子回复,说孩子很好,大的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三。   现在,李大哥还和女子偶尔联系。女子说,等夏天孩子放暑假,想带孩子去宁波玩。李大哥说,到时候他请孩子吃肯德基,带他们去公园。 那个帆布包,李大哥没扔,洗干净了放在后备箱。有时候拉活,遇到带孩子的乘客,他会把包借给对方装东西。他总说,举手之劳的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信源:AHTV第一时间2025年10月10日 《男子自驾返程,网上看见女子搭车信息,女子上车后支付了230元车费,聊天中得知女的30多岁,老公去世,将两娃留在老家外出务工,感觉她太苦,将车费退还给她》

0 阅读:1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