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蒋万安的一句“要是大陆继续军机绕台、搞军演,我就停掉双城论坛”,在岛内引

周律鸣法 2025-10-13 09:49:42

台北市长蒋万安的一句“要是大陆继续军机绕台、搞军演,我就停掉双城论坛”,在岛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有人听了拍手叫好,说这话讲得硬气,终于有点态度;也有人冷笑,说这位市长年轻气盛,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双城论坛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联谊活动。从2010年办到现在,上海和台北已经签了四十多份合作备忘录。   从虹桥和松山机场的直航,到远程医疗帮助台湾偏远地区居民,再到垃圾分类和智慧交通的经验交流,这个论坛给两岸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就说台北捷运学了上海的技术,市民刷手机进站从半分钟缩短到半秒钟,这种便利谁会拒绝?上海的垃圾处理办法让台北内湖的填埋量减了三分之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   蒋万安这话说得漂亮,但现实却让人哑然失笑。大陆军机绕台飞行这些年已经是常态,光今年六月就创下单日32架次的记录。   可面对这种情况,蒋万安非但没停掉论坛,反而在去年底顶着压力把活动办下来了。更讽刺的是,他后来还改口说“两岸越紧张越要交流”,这弯转得让人猝不及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前后矛盾的表白背后,藏着政治人物难言的尴尬。   要说蒋万安为什么自打嘴巴,道理简单得很——他不敢拿台北市民的生计开玩笑。   岛内媒体算过一笔账,论坛要是停了,台北每年旅游收入要损失120亿新台币,12万人的饭碗要受影响。   台北的商圈、夜市、文创产业,哪个不靠着两岸交流活着?   士林夜市的摊主们,每年将近一半收入都指望着大陆游客。还有台湾的释迦果子,通过论坛建立的渠道卖到大陆,给农民增收18个亿,这些真金白银的利益,不是一句硬气话就能换来的。   其实蒋万安心里很清楚。他面前摆着两道难题:一边要应付深绿选民“抗中”的声浪,一边还得稳住工商界需要的大陆市场。这种两头为难的处境,恰恰是台湾政治生态的缩影。但不管怎么摇摆,有一个底线他不敢碰,那就是老百姓的饭碗。   民进党当局在这事上的表现更是让人摇头。他们一会儿给论坛设置障碍,拖延活动时间,一会儿又对大陆参会人员名单百般挑剔。   有年论坛原定七月办,硬是被拖到十二月,导致上海参展商三十个展位全泡汤。   这种千方百计阻挠交流的做法,连台北市民都看不下去了。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人支持继续办论坛,他们认为这是紧张关系中难得的沟通桥梁。   回过头看蒋万安这场政治表演,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平衡术。作为国民党新生代人物,他既要摆出对大陆强硬的姿态拉选票,又得确保两岸交流的渠道不断。   但事实证明,在关乎民生福祉的现实利益面前,任何政治作秀都得让步。这场风波最后以论坛照常举办收场,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两岸交流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切切实实关乎百姓生活的大事。   当上海游客提着大包小包逛台北夜市,当台湾水果通过冷链新鲜运往大陆,当两地的医生通过远程平台共同救治病患,这些点点滴滴的联结已经编织成一张割不断的网。   政治人物可以今天说东明天说西,但老百姓过日子的需求永远不会变。   蒋万安的名字“万安”取自江西万安县,作为蒋家后人,他本该是连接两岸的天然纽带。可他却从未回过大陆老家,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恰如他在论坛问题上的摇摆。   历史给每个政治人物都安排了位置,有的人看清大势为民造福,有的人却困在短视的政治算计里。两岸关系的答案从来不在慷慨激昂的口号里,而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这场风波终会过去,但双城论坛承载的民间交流需求不会消失。   它提醒我们,无论政治人物如何表演,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真切的。   这或许正是尽管波折不断,论坛依然能够延续至今的深层原因。   参考资料:推卸责任在前,恶意挖坑在后,民进党接连给“双城论坛”使绊子——环球网

0 阅读:54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