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说,钱早就不是第一诉求了。 不是矫情,是真话。 他在南京路演时,台下全是年轻人,有人举着手机拍,有人默默擦眼泪。 他没讲大道理,只说了一句:“你们能来看,就是票房。 ” 没人给片酬,但有3000万补贴在背后撑着——不是给演员,是给影院,给观众。 怕没人看,怕历史被遗忘,所以平台、发行方、导演、演员,一起把路铺平了。 这不是慈善,是共识。 抖音和头条突然把“历史记忆”单独设成赛道,一条内容最高能拿6倍流量。 不是偶然。 因为《731》上映前,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这些词,已经连续三周霸榜。 不是热搜在追热点,是人在追真相。 有人拍30秒讲“731是谣言”,AI生成的伪档案,秒删,扣50分信用。 平台不讲情怀,它讲规则:尊重史实,才能活。 中科院的数据更狠:每天写90分钟历史内容,人会变踏实。 超过150分钟,情绪开始反噬。 不是你不够坚强,是你的心脏,扛不住太多黑暗。 你不是在更新内容,你是在替一代人记住伤疤。 有人质疑:拍这种片子,图什么? 没票房,没热度,零片酬。 可王志文拿了东京电影节的特别表彰。 评委会说:“他用沉默,完成了最响亮的控诉。 ” 不是所有价值,都得用钱衡量。 有些价值,藏在观众走出影院时,那一声没说出口的“原来如此”。 现在,平台给你6倍流量,不是让你蹭热度,是让你当火种。 别一天更五条,别熬夜写到凌晨三点。 每天90分钟,读一份档案,写一段口述,拍一条自己出镜的讲述。 别怕冷,别怕没人点赞。 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在对抗遗忘。 12月13日,电影院的灯会亮起来。 有人会去,是因为他们记得。 你写下的,就是他们走进去的理由。
金星的三观正吗?为什么?
【79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