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妾除了满足丈夫的生理需求和生孩子以外,还有另一个变态的作用,是后来有人无意

诸葛利剑 2025-10-12 23:31:26

古代小妾除了满足丈夫的生理需求和生孩子以外,还有另一个变态的作用,是后来有人无意间听长辈说漏嘴才知道的,说那时候小妾有时候是可以被“送出去”的,怎么说呢,像是一种交换。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唐宋时期,小妾的地位低得像物件一样。法律上,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妻,但小妾可以随便纳,数量不限。她们不像正妻有正式婚礼,进门就是附属品。唐律明确规定,正妻不能随便休,但小妾随时可以打发走。宋代继承了这套规矩,男人要是经济压力大,或者贬官日子苦,就能把小妾送出去。举个例子,苏轼在北宋被贬到黄州时,生活穷困潦倒,手头紧巴巴的。他有个怀孕的小妾,本来该养着,结果直接送给了朋友王巩。王巩也是被贬的官员,两人关系铁,苏轼觉得这样能减轻负担,还能维系哥们儿情谊。这事儿在当时文人圈子不算稀奇,大家觉得小妾就是活财产,转手没啥大不了。 说起白居易,这位唐代大诗人也干过类似事儿。他有个叫樊素的小妾,唱歌跳舞样样拿手,一度想用她换一匹好马。后来裴度听说后写信要人,白居易诗里写了她的小嘴红唇啥的,表面上舍不得,其实还是转手了。唐宋文人多这样,小妾在他们眼里跟马匹书籍差不多,能当礼物互赠。扬州盐商那边更狠,从明代开始流行养瘦马,就是从小买穷家女孩,教琴棋书画,长大卖给有钱人做妾。这些女孩常被倒卖多次,账册上记着转手记录,有的卖五次后受不了就自杀了。脚上系红绳铃铛,当标记,到死才解开。这习俗虽明清最盛,但宋代扬州商业发达,早有雏形。 小妾被送出去的习俗,根子在封建礼法上。儒家强调正妻一夫一妻制,但小妾不算正式婚姻成员,她们生的孩子地位也低。红楼梦里探春的妈是姨娘,舅舅本是马夫,她却得叫正妻兄弟当舅舅。这反映了血缘被规矩压着。小妾进门不能走正门,生娃后还得叫亲妈姨娘。唐宋社会流动性大,官员贬谪常见,经济一紧就把小妾当包袱甩掉。朋友间互赠小妾,还能加深关系,算是一种社交手段。历史上不少文人笔记里提过这事儿,比如苏轼的例子,就在野史中流传。 这种交换不光限于文人,官场也玩儿。唐代皇帝有时把宫女赏赐给功臣,当奖励。宋代官员贬谪时,小妾常被转手,以免拖累。扬州瘦马更商业化,女孩从小被当商品养,卖价高得吓人。第一等瘦马学弹琴吹箫,第二等学下棋围棋,第三等只学针线活。买主看货时,女孩得表演,牙婆子在一边吆喝。女孩们吃不饱,为保持身材瘦弱,好卖相。明清笔记里记了不少案例,一女孩被卖五次后上吊,铃铛声成了绝响。这习俗虽残酷,但当时社会默认,法律不干预。 小妾地位低,还体现在继承上。唐律规定,小妾子女继承份额少,正妻子女优先。宋代更严,庶出子女考科举有障碍。被送出去的小妾,命运更惨,新家地位更低,常受虐待。历史书上,苏轼送的小妾后来没下文,白居易的樊素也踪影全无。扬州那些女孩,多半抑郁终生。古人觉得这正常,因为小妾本就不是人,而是财产。交换小妾,还能化解经济难题,或拉拢关系。宋代文人圈,苏轼和王巩这事儿,就被当佳话传。

0 阅读:21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