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5年,清华才女被下毒后,智商永远停留在了七岁,背景深厚的投毒嫌疑人

千浅挽星星 2025-10-12 18:42:22

[微风]1995年,清华才女被下毒后,智商永远停留在了七岁,背景深厚的投毒嫌疑人改名拿到美国绿卡后在网上发声:等待真相到来。 1994 年底,朱令开始出现肚子疼、吃不下饭的症状,头发也大量脱落,医生怀疑她是中毒,但始终查不出中毒的原因。 到了 1995 年 3 月,朱令的病情再次发作,而且比之前严重很多,其实当时有医生想到可能是罕见的 “铊中毒”,但学校出具了一份 “朱令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铊” 的证明,直接把这条治疗的路堵死了 最终帮着找到病因的不是专业的权威医生,而是朱令的同学贝志诚,贝志诚把朱令的病情详细发布到网上,向全球网友求助。 很快,全球各地网友的回信中,有三成内容都提到了同一个可能 —— 铊中毒,靠着这些建议,朱令的家人才说服医院对朱令进行铊中毒检测。 检测结果让人难过:朱令确实是铊中毒,而且是两次中毒,体内铊的剂量早已超过了致死量, 病因查明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 案件调查陷入了困境。 警方最初的调查思路很明确:铊是非常稀有的物质,而当时全北京有机会接触到铊的人只有两百多个,按照这个范围缩小排查,警察很快就将怀疑对象锁定在朱令的室友孙维身上。 孙维和朱令住在同一间宿舍,两人日常一起生活,而且在朱令的社交圈子里,孙维是唯一能通过实验课题接触到铊的人,她接触铊的时间也和朱令中毒的时间能对应上。 就在案件快要查明真相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朱令的家人请求学校封锁朱令住过的宿舍,方便后续调查,但学校却以 “宿舍房间紧张” 为由拒绝了。 之后,在警察准备去宿舍取证之前,宿舍发生了 “失窃”案,丢失的不是钱财,而是朱令之前用过的水杯、化妆品等最可能留下中毒证据的物品。 这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偷窃,更像是有针对性地破坏证据,警察曾跟朱令的家人说 “案件就差最后一步就能查清了”,可后来有上级部门介入,案件的调查难度被判定为 “很大”,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进展。 1997 年,孙维曾被警察带走问话,但仅仅几个小时后,就被她的家人接走了,案件的最后一道突破口终究没能打开。 就当真相再次陷入迷雾中时,那个唯一的嫌疑人孙维却改名叫孙释颜,嫁到美国拿了绿卡,过上了新的生活,这和病床上的朱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面对网友的追问,她发帖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在“等待真相水落石出”,她这么一说,一个本该靠证据说话的案子也成了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口水仗。 但在这些争议中,很多人忘了,朱令的家庭承受的是双重打击,在她出事之前,她14岁的姐姐吴今也是在大学期间离奇坠崖身亡的,这个家庭承受的伤痛也让孙维那句 “等待真相”听起来格外刺耳。 一直到现在,朱令案还是个悬案,它留下的不只是一个被毁掉的天才和一个抓不到的凶手,而是一场正义的缺席,真相也许还在远方,但我们对正义的追问永远不该停止。 信源:新民晚报 朱令骨灰今日安葬,与姐姐吴今相伴

0 阅读:0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