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主席在接见许昌地委副书记纪登奎时,得知他的年龄还不到30岁,突然问

小史论过去 2025-10-12 17:14:05

1951年,毛主席在接见许昌地委副书记纪登奎时,得知他的年龄还不到30岁,突然问道:“你工作中有没有贪污过呀?” 纪登奎1923年出生在山西武乡一个普通农民家。那时候旧社会穷苦人多,他从小见识过老百姓的难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14岁就投身革命,干些联络和宣传的事。跟着队伍在乡村转战,组织群众抗日。1938年他入党,继续在山西一带工作,动员年轻人参加革命,还当过区级干部。解放战争打响后,他调到河南许昌地区,先是区委书记,后来县委书记。负责土地改革,把田地分给农民,还带头搞生产自救,帮当地恢复农业。新中国成立,他留在许昌,升到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工作上他总爱下基层调查,办学校、识字班,推动文化教育,用实际数字检查成效,从不夸大其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要恢复经济,毛主席想知道各地政策落得实不实,就亲自去视察。1951年春,他坐专列南下,到河南许昌停下,听取当地负责人汇报。纪登奎负责宣传,就有机会汇报工作。他先介绍许昌地理人口、历史文化、资源物产,然后说土改、治淮、抗美援朝、农业生产和宣传情况。汇报用具体数字,不说空话。毛主席听完,先问他年龄,得知28岁,就说年轻有能力。接着问工作中是否贪污过。纪登奎直接说没有,从来没贪污。毛主席点头,说年轻干部要廉洁,这是党的根本,要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干部。 汇报快结束时,毛主席问纪登奎挨过整吗。纪登奎说挨过两次,都整错了,还简单说了冀鲁豫两次经历。毛主席说自己挨过三次,挨整有好处。接着问他整过人吗。纪登奎说整过,比挨整多。毛主席问整错过没有。纪登奎承认整错过。毛主席又问杀过人吗。纪登奎说杀过,在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中杀了不少。毛主席问杀错过人吗。纪登奎说有杀错的,因为情况紧急,没来得及详细调查,就检讨工作没做好。毛主席说要慎重,能不杀就不杀,能少杀就少杀。纪登奎如实回答这些问题,没回避,没找借口。 这些问答让毛主席对纪登奎印象深。他觉得这年轻人实诚,有经历,能自省。纪登奎早年参加革命,经历过抗日和解放战争,工作上勤恳,为群众办实事,从不搞形式主义。这次接见后,毛主席在视察武汉时,提到许昌宣传工作好,建议派人去学习总结经验。纪登奎一下子成了大家学习的对象。他没骄傲,继续干本职工作,把经验教给来学的人。1952年4月,他升任许昌地委书记,那时29岁,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地委书记。当年11月,毛主席巡视南方,又在许昌召他汇报,两人谈得投机,火车到驻马店才让他下车。 毛主席后来到河南视察十多次,每次都找纪登奎汇报。纪登奎工作上注重农业,经常下基层了解农民情况。他的建议对农业发展有帮助。尽管两人年龄差30岁,毛主席见面总叫他老朋友。纪登奎觉得这是荣幸,继续认真工作。1969年,他46岁,当选中央委员,主要抓农业。不爱坐办公室,常到农村实地考察,查看作物,与农民聊困难,推动新品种推广。他的工作态度一贯实干,从不脱离群众。 纪登奎一生注重廉洁和实事求是。从1951年那次接见开始,他就坚持这个原则。早年土改时,他组织分配田地,帮农民恢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推动教育和宣传,用数字说话。升迁后,仍保持作风,下基层多。他的经历显示,年轻干部要经得起考验,才能逐步成长。毛主席的问话,其实是考察人品和能力。纪登奎的回答实诚,赢得信任。这事说明,党的干部选拔看重实际表现和群众基础。 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纪登奎逐步退居二线。晚年他想写回忆录,记录经历。但还没实现,1988年7月13日,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5岁。他的工作生涯,从基层到中央,始终围绕农业和群众。纪登奎的例子,让人看到老一辈革命者的朴实作风。他们从旧社会走来,知道百姓苦,所以工作上总想着为人民服务。

0 阅读: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