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8年,八路军设伏等待日军进入包围圈。突然,一头毛驴踩中了地雷,让日军觉察到了有埋伏。正当我军因为暴露要撤离时,团长刘转连却说道,"我们就将计就计,打一个胜仗!" 1938年11月的华北,为了切断日军通往涞源的补给,八路军集结了三个团的兵力,其中就包括精锐的359旅717团。 他们在险峻的飞狐峪设下口袋阵,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等着全歼这支日军运输队,可谁也没想到,一头老乡的毛驴竟然搅了整个局。 毛驴一脚踩响了地雷,巨大的声响瞬间把八路军的埋伏点暴露给了天上的日军侦察机,整个部队被暴露无遗。 上级指挥部当机立断,下达了唯一符合游-击战原则的命令:马上撤,别等着挨炸!两个地方团队闻令而动,迅速撤离。 命令摆在了717团团长刘转连的面前,他被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是跟着大部队安全撤退,还是冒天大的风险赌一把? “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脸往哪搁?”刘转连的不甘心不只是军人的荣誉感作祟,更是他对战局的一种直觉。 他觉得,这个看似彻底的劣势没准能反过来利用,他赌的就是对手的心态:日本人知道我们暴露了,肯定会认为我们按老规矩——“打不过就跑”,早就溜之大吉了。 于是,刘转连立刻召集全团营级以上干部开会,把“兵不厌诈”的思路告诉大家,他分析,敌人最想不到的就是我们敢在暴露的位置,杀一个回马枪。 这个逆向思维的计划点燃了在场所有指挥官的斗志,包括参谋长在内,大家一致同意进攻。 好戏开演了,717团先是大张旗鼓地伪装撤退成功骗过了天上的侦察机,等到夜幕降临,这支部队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回了飞狐峪,并且重新选择了更隐蔽、火力更集中的伏击阵地。 日军运输队的指挥官田原少佐,是个熟读《孙子兵法》的老手,第二天上午,当车队抵达飞狐峪谷口时,他没有贸然闯入,而是先派了一支侦察小队进去探路。 小队触雷的消息很快传了回来,证实了这里确实有埋伏,但恰恰是这个信息让田原掉进了自己经验的陷阱里。 在他看来,这正好说明八路军主力已经跑了,剩下的不过是些撤退前随手埋下的地雷,他对自己的精锐部队极度自信,加上前线催得紧,他傲慢地认定,区区残兵游勇根本挡不住他的车队。 当日军车队完全进入伏击圈后,717团的枪炮声从山顶倾泻而下,战斗打得极其惨烈,日军依靠精良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拼死抵抗,一度给八路军造成巨大伤亡,参谋长左齐、一营长何家产相继负伤,团政治部副主任王克勤当场牺牲。 但在八路军的地利优势和层层阻击下,日军的突围和反扑都失败了,最终,这支运输队被全歼,田原少佐剖腹自尽。 明铺伏击战的胜利缴获的物资固然重要,但它更深刻地证明了一点:在战场上敢于打破常规,能精准洞察并利用对手心理的指挥艺术,才是创造奇迹的真正法宝。
[微风]1938年,八路军设伏等待日军进入包围圈。突然,一头毛驴踩中了地雷,让日
千浅挽星星
2025-10-11 18:42:14
0
阅读:0